高新区站高谋远阔步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发布日期:2021-02-25 浏览次数: [字体: ]

2月21日,高新区举行鹿山年产20GW太阳能组件封装胶膜、中兴联创年产70万吨新材料智能制造、电子信息产业园等6个项目集中开竣工仪式。新年伊始,该区项目建设序幕的正式拉开,为壮大高端装备产业集群、打造新能源全产业链、提升园区载体能级,注入了强劲动力。

2月22日,高新区召开2020年度全区综合考核总结表彰暨优化营商环境动员大会。会议总结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表彰先进,通报作风建设问题清单,解读优化营商环境对标整改方案,3名责任领导作交流发言。总结经验、表彰先进、树立标杆,焕发全区上下对标对表找差距、聚焦聚力抓落实,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开创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坚定斗志。

2021年,高新区把“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作为开局之年总纲领、总命题、总要求,紧扣“对外争位次、对内提份额”目标定位,扎实开展项目突破年、为企服务年、改革创新年、平台建设年活动,全力打造生态转型、绿色发展、主导产业活力迸发的“高地”,投资成本最低、审批效率最快、营商价值最高的经济发展“洼地”,奋力实现项目突破、总量扩张、进位争先,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动真碰硬抓招商,巩固壮大产业链条

面对新征程、新使命、新要求,面对位置的压力、份额的压力、倒逼的压力,高新区主动顺应“双循环”大背景,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大机遇,按照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部署要求,紧扣三大主导产业,紧咬全年新招引超亿元项目20个,其中超10亿元项目2个、超5亿元项目5个,竣工超亿元项目8个,新认定实际固投超亿元项目2个,提供3个市“家家到”观摩现场点。

围绕新的目标定位,该区集聚各类要素资源,着力建链、补链、强链,加快“一群一链一优”产业布局,确保项目签约率、投产率、开工率、达效率“四率齐升”,着力构建现代化高新产业体系。

聚焦主导产业抓招商。立足三大主导产业,该区深入研究产业招商地图,坚持全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招商,力促三郎钛杯、睿昕二期电子水泵项目启动建设,推动汽车热交换器项目一季度签约,跟踪50亿元动力储能电池、10亿元单晶硅片、5亿元汽车核心部件、5亿元推土机整机制造、5亿元驱动升降系统、3亿元镍氢电池等项目,加快形成产业集群。全年引进主导产业项目占比90%以上。

领导班子带头招商。全区动员大会结束的当晚,该区主要负责人亲自带队到广州、深圳推进在手项目;第二天,就与深圳市量能科技有限公司谈好合作,总投资3亿元、日产60万只镍氢及圆柱电池项目正式签约,在全县新年第一个落户超亿元项目。其余招商组也分区域、分产业排出工作计划,迅速组织出征。

按照县里“双月开竣工项目”工作要求,该区下发了《2021年拟参加县集中开工项目推进责任表》、《“两开工、两投产”项目推进责任表》,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人,要求相关人员对照责任表迅速跟进盯牢,确保按照时间节点和工作任务要求推进到位。

招商小分队真招商。该区要求驻点招商组做到真正驻点,每天在群里发定位。主要负责人强调,今年的整个招商实绩与薪酬待遇挂钩、与费用报支挂钩、与职级晋升挂钩,没有任何人可以在高新区招商问题上“和稀泥”“混日子”“打马虎眼”。

提升审批效能助招商。该区以打造“长三角投资环境洼地”为目标,优化调整行政审批局,围绕“2330”工作要求,推进行政审批职能、人员“双整合”,成立代办中心,大力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容缺预审制,加快实现申请即审批、委托即代办、拿地即开工、竣工即验收。

真心实意抓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今年,高新区目标是:完成规上企业开票销售70亿元、入库税收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4亿元,培植规上企业13家,建成三星以上企业3家,新增开票超20亿元企业1家、超亿元企业20家、纳税超千万元企业15家,园区等级创建排名再进3~5名。

重任在肩,惟行惟勤。近期,该区组织召开专项整治工作会,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对表对标,深入查找自身在工作态度、落实力度、思想厚度上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将自己摆进去,把措施提出来,以勇于担当的“宽肩膀”和必定成事的真本领,开创为企服务新局面。

深化“为企服务专员”制度。该区下发《为企服务年推进方案》,明确每个企业的挂钩领导、服务专员,坚持每周到企业去一次,及时汇总企业发展诉求,定期会办解决相关问题,真正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企业的发展指数,既让企业充分感受到党工委、管委会的温度,也让园区更加熟悉和感知企业的脉动、市场的律动。

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面对企业资金需求,该区帮助企业对接银行机构,积极争取信贷资金;引导企业上市融资,制定“一企一策”上市培育计划,推进博克斯两年内实现科创板上市,服务睿昕、中兴联创、那美、天一等企业,抓紧启动上市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十四五”期间新增上市公司3家以上。

创新企业用工服务。下发《园区招工补贴政策》,激励企业创新开展以工代训、以工带工等模式,发动各村、居多方联系在外务工人员,不折不扣兑现政策,全力保障用工需求。加大与职校、技校合作,订单式开展工业机器人、机械精加工业务技能培训,全年培养技术工人200人以上。抢抓高铁通车机遇,沿着高铁线向西招工引才,新增工人1500名。

加快企业科技创新。鼓励企业技改升级,推动国瑞摆线马达、特佳液压油缸等技改项目年内投产,那美公司年内完成110台套“机器换人”计划。深入开展企业产学研合作,加快“两站三中心”建设,推进石油机械研究所实体化运作,推动福吉特、博克斯年内建成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企实现产学研全覆盖。打造高企培育梯队,主动上门服务企业申报高企,确保每年新增高企30家。

提质提效优配套,不断增强载体能级

按照“孵化器+专业园区”发展思路,该区不断提升载体能级,努力打造服务最优、配套最全、成本最低的营商“洼地”。      

重点打造专业园区。市场化运营孵化器,该区推动二期工程上半年竣工,争创国家级科技孵化器,为初创型企业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加快建设高端装备、新能源、电子信息3个专业产业园,新增不同规格标准化厂房30万平方米,为发展期产业项目打造“拎包入驻”环境。

加快推进“三项清理”。通过依法收购、二次招商、租售并举等方式方法,该区着手清理源达、恒盛等闲置土地250亩,盘活沿海、鸿洲等低效厂房10万平方米,处置弘润光电、君明科技、华达给排水等企业4家,有效解决土地指标不足问题。

持续完善配套功能。启动实施绿色锻铸及热处理中心,规划建设冷热电三联供、220KV变电站,改造提升园区工业污水处理厂,不断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升职工之家食堂运营效能,推进180套职工宿舍上半年交付、文化活动中心上半年开工、邻里中心及走马文创园下半年开工,开设高新区幼儿园“延时班”,全力满足企业职工生活需求。

聚力聚焦主阵地,着力破解体制障碍

抢抓机构升格机遇,引导全区上下树立“税收+利润”的目标追求,持续增强园区经济属性,让更多的人向项目一线、企业一线、金融一线集中。

加快“去行政化”改革。按照“管委会+公司”管理架构,围绕经济管理和投资服务职能,出台园区用人选人、考核奖惩、薪酬分配各项制度方案,2月底前完成园区机构、资源、资产“三整合”,6月底前完成人员竞岗工作,7月底前初步完成改革。

推进高投“实体化”经营。优化融资结构,持续开展去中介调结构降成本,与五大国有银行实现业务合作全覆盖,杜绝一切中介行为,确保标准产品占比60%以上、债贷比达60%以上、综合成本再压降0.5%以上,成功发行7亿元企业公开债。提高经营收益,做大悦湖系公司,广泛开展供应链金融、农业产业园建设、设备租赁、物业管理等经营性业务,年内获评主体2A等级,每个子公司经营收益不低于2000万元,1家以上子公司新三板上市,2家子公司建成规上企业。加快资产办证,梳理整合土地、房产、工业设备、园林绿化等各类资产,确保年内办证率达70%。   

提升干部队伍“专业化”水平。围绕“招商引资、项目服务、经营管理”三个方向,该区坚持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将园区干部送到上海、苏州、南通等先进地区及银行、基金、大型企业学习交流,分别打造一支10人左右的专业化队伍,培养集聚更多专业人才,持续加强园区服务能力。周红梅 金奎 肖兆力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