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了解到,《建湖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规划》重点突出绿色低碳示范,强调守牢粮食生态安全底线,加快融入区域一体化发展,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加快美丽建湖建设。
在目标定位与发展规模方面,《规划》明确深入实施“1+3”重点功能区战略,着力将建湖建设为江淮绿心新兴制造基地、生态宜居湿地文旅城市,科学研判城市空间与人口规模,统筹安排各类空间需求。
在国土空间格局与区域协同方面,《规划》积极落实市下达的约束性指标要求,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到2035年,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85.1679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78.1500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6.8387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基于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1.2998倍;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高效利用、集约发展,优势集聚、规模发展,因地制宜、特色发展的原则,构建“一体、两翼、两轴、三片”的县域国土空间格局。
在自然资源保护与绿色发展方面,《规划》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遵循生态系统内在机理和规律,统筹推进河湖、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休养生息,打造淮河下游“生态会客厅”;统筹县域水域、湿地、林地等自然资源,遵循集约节约、优先保护的原则,打造“一区、一环、四廊”的生态保护格局。
在综合交通体系构建方面,《规划》构建对外强化区域联系、对内引导城乡一体的综合交通体系,有效支撑新型城镇化和高质量发展目标实现;构建“234”交通联系效率目标(小汽车方式),中心城区内20分钟可达高速公路互通和高铁站,30分钟可达县域各镇,40分钟可达盐城、淮安中心城区。中心城区绿色交通出行方式达到75%以上。
在宜居与韧性城市建设方面,《规划》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构建“两轴两带双核六组团”的中心城区空间结构;完善15分钟社区生活圈公共服务,依照“县级-片区级-社区级”层次打造全龄友好型的城乡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提升城市宜居品质,传承历史文脉,凸显里下河地区水绿空间风貌,打造“水乡绿城、淮杂名城”城市风貌特色;严格城市蓝线、绿线管控,稳步推进城市更新;健全公共安全和综合防灾体系,以社区生活圈为基础,以安全风险为重点统筹安排防灾设施和应急空间,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空间支撑。吕鹏飞 朱丽君 朱中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