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四月的水乡,百花争艳,处处弥漫着春天的气息。在建湖县建阳镇卫生院古色古香的中医馆里,附近村民李大娘正在做中医推拿。她因常年从事体力劳动导致腰肌劳损,便选择到就近的卫生院来治疗,经过7天针灸加推拿中医治疗,不适感已经大为缓解。她感慨地说:“现在有个病在家门口就能解决了,既方便又省钱!”李大娘的这种感受,是我县基层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的一个折射与缩影。
乡村振兴,健康先行。为构建“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镇”的分级诊疗新格局,实现县域内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建湖县卫健委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开展基层卫生机构建设提档升级三年行动,以基层卫生短板、弱项为导向,努力开创我县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针对基层医疗机构数量多、体量小、就医环境差等问题,建湖县卫健委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先后完成芦沟、草堰口等镇(中心)卫生院门诊及病房楼改造工程,有力改善了基层群众就医环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全县所有基层医疗机构均已建成中医馆,其中五级中医馆2家,四级中医馆2家。强化设备配置更新,县中西医结合医院完成CT配置,九龙口中心卫生院、冈东卫生院购置了DR等实用型医疗设备,建阳、冈西、近湖3家卫生院按时序进度开展CT配置工作,目前机房正在建设中,预计今年6月份投入使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设备水平逐步提高。
坚持以人为本、重心下沉,认真实施人才强基工程,持续开展农村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不断为乡村振兴提供卫生人才支持。2022年先后开展各类招聘8场次,招聘基层人才106人,全县基层卫计人员占比达56.74%,位列全市一档次。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全年培养基层骨干人才33人,依托医共体、医联体,扎实开展专家下基层活动,2022年,牵头单位累计派出346人次专家到基层开展教学业务指导,全年举办业务讲座35次,技能培训30余次,检查基层卫生院病历900余份,处方5500余份,同时依托县人民医院、县中西医结合医院基层卫生人员实训基地,积极实施国培、省培项目,开展师资力量、骨干医生、乡村医生等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基层卫技人员业务水平。切实让人才“招的进,留得住,发展好”。
建湖县卫健委在提高农村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老年病等综合诊治能力的基础上,以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为抓手,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截至目前,我县17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达“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其中10家达推荐标准,推荐标准单位占比达58.82%;建成社区医院4家,甲级村卫生室6家。坚持“一院一策 一院一特”发展,建设省级特色科室2个,市级特色科室8个,基层医疗机构特色化水平不断提高。
加强与财政、医保等部门对接,继续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政策扶持和财政投入,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风向标”的警示和导向作用,制定基层医疗单位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推进全面预算管理,改善基层医疗单位运行质效。创新人事薪酬制度改革,落实“两个允许”政策,先后采用“平衡记分卡”、RBRVS绩效分配系统,使基层医疗机构绩效工资水平可达到基准水平的150%,有效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下阶段,我县将贯彻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围绕发展目标定位,加快县域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积极为基层医疗机构更新配置实用型医疗设备,按照每年不低于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总数10%的比例,持续扩大基层卫生骨干人才规模;增加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单位,打造省市特色科室5个以上,努力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为“基层首诊、分诊治疗”奠定基础,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各种就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