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月份试产以来,江苏鹰翼低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凭借订单式生产,迅速实现产值突破并保持强劲发展态势。目前,公司正以“鹰翼速度”助推建湖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振翅高飞。
走进鹰翼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专注调试,一款款YFT-CZ25P型垂直起降无人机正有序下线。从核心结构设计到碳纤维机身打造,每一道工序都承载着企业自主研发的硬核技术。据了解,这款无人机本月底将完成25台下线任务,对应总产值突破1000万元。
“公司现在生产的CZ25P,主要用于森林防护、城市管理、航拍测绘。”鹰翼公司生产厂长汪孝鹏介绍,“从8月底到这个月底能下线25台,总订单量在50台左右。我们下个月将上一套CZ30的生产线,订单量也在50台左右,预期今年的销售总额达到2000万。”
这份“试产即满产、满产即热销”的底气,源于企业构建的全链条核心竞争力。作为低空经济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鹰翼公司以“无人机技术+碳纤维材料”为双轮驱动,打通了从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到市场销售、售后服务、专业培训的全产业链。企业持续深耕研发创新,通过“硬件设备+智能算法+云端管控”的软硬结合模式,打造出覆盖全场景的低空应用服务体系,为城市数字化治理与产业升级提供关键支撑。
“研发方面,后续我们会启动两个项目。第一个是三米翼展的三角翼的生产与研发,以及一个武装eVTOL生产,研发已经在做了,将在建湖基地进行生产。三角翼产线上线以后,能保证每年120台以上的生产量;武装eVTOL根据客户预定,产值会在3000万以上。”汪孝鹏说。
企业发展的“加速度”,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助推力”。鹰翼智能从项目落地到正式投产的高效推进,背后是建湖对低空经济的前瞻布局与精准服务。“项目能跑出建设到生产的‘加速度’,核心是建湖优良的营商环境。”汪孝鹏坦言,“这里不仅有低空经济的前瞻布局和完善产业配套,政府更主动对接产业链资源,还通过‘企业家周末课堂’帮我们链接技术专家与市场渠道,让发展底气更足。这份真诚服务与高效保障,让我们坚定了深耕决心,未来也会引荐更多行业伙伴来建湖,与这片热土共成长。”
从首月量产产值破千万,到布局三角翼、武装eVTOL等高端装备,鹰翼智能的成长轨迹,正是建湖培育低空经济新增长极的生动实践。随着更多优质项目落地、核心技术突破,建湖正加速构建“产学研用”一体的低空经济产业生态,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插上“智慧翅膀”。周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