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网升级,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发布日期:2025-10-27 来源:建湖日报 浏览次数: [字体: ]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也是民生幸福的“连心桥”。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交通实事工程作为增进民生福祉、夯实乡村振兴根基的关键抓手,全力推进农村公路改造、危桥修缮、安全提升等重点项目,以“交通动脉”的畅通激活发展动能,用“民生答卷”的厚度回应广大群众的期盼。

金秋时节,在颜恒线恒济镇区段大修工程现场呈现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沥青摊铺机沿着既定路线稳步推进,滚烫的沥青在路面铺开;压路机往来穿梭,轰鸣声此起彼伏,将路面碾压得平整坚实;运输车辆有序停靠在施工区域边缘,有条不紊地卸料;施工人员头戴安全帽,手持专业工具,仔细查验沥青摊铺厚度与碾压质量,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主线沥青上面层摊铺工作的启动,标志着整个项目进入了冲刺收尾阶段。我们严格按照交通工程标准化建设要求,制定详细施工计划,紧盯时间节点,严把质量关口,确保工程安全、高效推进,早日为群众出行提供便利。”项目负责人一边查看施工进度表,一边向记者介绍 。作为今年全县交通民生实事的重点项目,颜恒线恒济镇区段大修工程自开工以来备受关注。县人大代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主动担当,跟班督导。他们深入施工一线,与施工人员、周边群众密切沟通,不仅积极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原材料运输受阻、临时交通管制矛盾等堵点难题,还对工程质量进行精准把控,从路基处理到路面铺设,每一个环节都严格监督,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标准。

如今,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不久即可竣工通车。届时,这条焕然一新的道路将进一步改善区域交通条件,为沿线群众出行和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这是我县推进交通民生工程的重要遵循。在恒济镇建河村,东俞庄桥的变迁是最好的印证。这座桥承载着古村落的记忆,曾经是村民心中的“忧心桥”。由于建成时间久远,桥体年久失修,桥面坡度陡峭,每逢雨雪天气,路面湿滑难行,不仅给村民日常出行、农业生产物资运输带来极大不便,更潜藏着严重的安全隐患。村民每次过桥都小心翼翼,生怕发生意外。

为解决群众的烦心事,县交通部门将东俞庄桥修缮改造纳入民生实事项目,投入专项资金,组织专业施工队伍对桥梁进行全面改造。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充分考虑村民需求,优化施工方案,尽量减少对村民出行影响。如今,修缮改造后的东俞庄桥焕然一新,陡峭的桥面变得平缓,老旧的护栏更换为坚固的新护栏,桥面也进行了防滑处理。“以前过桥总提心吊胆,尤其是下雨天,推着电动车过桥更是费劲。现在政府投入资金改造后,道路平坦了,安全也有了保障,真是为我们办了件大实事、大好事。”村民俞进楼站在新桥上,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言语间满是对民生工程的真切认可。

一座桥连通民心,一条路激活全局。今年以来,县交通部门以“只争朝夕、实干争先”的奋进姿态,将交通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稳稳落在实处,推动“民生账单”加速转化为百姓“幸福清单”。据统计,今年全县交通领域民生实事工程计划总投资7581万元。截至目前,已圆满完成21.2公里农村公路改造、34座危桥改造、10座系杆拱桥梁维修加固及3.5公里安防工程建设任务。同步完成1644公里农村公路自动化检测和390座三类桥梁技术状况评定,实现了农村交通网络“硬实力”与“安全度”的双重提升,为乡村振兴筑牢交通根基。

“我们始终以‘交通行动’回应‘民生关切’,把农村公路和危桥改造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打造贴民心、有温度的交通服务。”县交通运输局负责人表示,县交通部门将持续锚定“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的目标,进一步健全“专项推进+定期调度+质量巡查”工作机制。通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明确各阶段任务与时间节点;强化资金保障,确保工程建设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优化施工组织,提高施工效率;严格质量监管,建立健全质量追溯体系;加强廉政督促,确保工程建设廉洁高效,多措并举确保各项民生工程落地见效,让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成为串联乡村振兴的“致富路”、守护群众幸福的“民生路”。

蔡广志 钱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