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为民服务宗旨 打造满意卫生计生
发布日期:2018-05-10 09:35:08 浏览次数: 字号:[ ]

县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提出全面加快“强富美高”新建湖建设,重点推进“四大战略”工程。县卫计委主任朱旭冬就贯彻落实县委全会精神时表示,今年,全县卫生计生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完善城乡基本医疗服务体系,提升医疗卫生计生服务能力,全力保障和改善人民群众健康福祉。
      坚持统筹发展,健全完善医疗卫生计生服务体系。一是完善区域发展规划。进一步优化配置卫生计生资源,重点扶持精神、妇幼健康、传染、康复、老年等专科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支持和鼓励社会办医,吸引社会资本举办具备一定规模的中医医院、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护理院等医疗机构。大力推进医养融合,建立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县人民医院以创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为目标,集中精力,狠下功夫,力争上半年通过评审。二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实施2018年度“两重一实”项目,推进基层医疗机构示范创建工作,年内,创建成全国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2家以上、省级示范乡镇卫生院1-2家、省级示范村卫生室10家以上。三是加强科教人才工作。完善卫生人才引进激励政策,力争引进不少于130名卫生人才,其中,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不少于15名。继续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定向培养不少于25名本、专科紧缺专业医学生。强化医务人员业务培训,组织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务实进修、基层医务人员轮流进修等各类培训活动,不断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四是强化重点学科建设。进一步优化重点学科结构布局和内涵建设,确保现有重点学科、专科通过市级阶段性评审。加强与在沪、在宁以及苏北人民医院高层次医卫专家团队的深层次合作,借力带动我县学科、专科建设。县级医疗机构要继续加大名医工作室建设力度,年内新增5个以上名医工作室。五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继续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县中医院、县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点科室力争创建成“十三五”市级中医重点专科。大力推进镇卫生院“中医馆”、村卫生室“中医阁”建设,将其作为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重要抓手,年内力争实现市级“中医馆”、村卫生室“中医阁”全覆盖,确保3家以上“中医馆”建设通过省级评审验收,创建1个以上省乡镇卫生院示范中医科。庆丰、九龙口、芦沟等镇卫生院力争通过市级基层医疗机构特色科室评审验收,建阳镇卫生院确保创建成省基层医疗机构特色专科。六是加快“智慧健康”建设。继续实施卫生计生信息平台升级改造,拓展“互联网+”应用,强化大数据库建设,提升县、镇、村互联互通、协同共享水平,全面夯实“智慧健康”建设基础,确保年内通过省卫计委三级平台验收。全面建成区域卫生应急视频指挥系统和区域检验检查、心电诊断、病理诊断、远程会诊等远程医疗系统。强化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务实运用,建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信息系统,以签约服务、预约诊疗、远程医疗为基础,推动建立和完善信息化分级诊疗服务的有效模式。
      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是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积极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运行体制机制,提高公立医院管理效益和运行效率。优化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逐步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结构变化为基础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积极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公立医院薪酬制度。强化医疗机构绩效,加强考核评价结果运用,切实增强公立医院发展活力。在县人民医院探索实行总会计师制度。二是推动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综合运用医保、医疗、医药、价格等方面引导措施,努力使医保支付政策向基层倾斜,引导合理的就医流向,着力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新秩序。三是深化医联体内涵建设。完善医联体内部分工协作机制,推动医疗资源有效共享。积极探索医联体内医保基金统筹使用机制,逐步建立“利益共享、责任共担,服务同质、发展同向”的新型医联体工作机制,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久医联体品牌。四是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坚持“上下联动、循序渐进、防治结合、以人为本”的总体原则,以“一老一小两病”、残疾人、计生特别扶助对象、农村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等重点人群为抓手,立足现有条件和服务资源,为城乡居民提供不同类型的个性化签约服务,增强群众的自我健康管理意识和对基层医务人员的信任度,为构建分级诊疗制度打好基础。年内,力争全县常住人口、重点人群签约服务率分别达到30%和60%以上。
      坚持便民惠民,着力强化群众健康保障能力。一是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质效。全面实施14类55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强化项目组织管理、资金管理和绩效考核,保证项目工作数量、质量和效果;坚持“费随事走”原则,严格规范项目资金使用和管理,确保财政补助资金发挥最大效益。积极开展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补服叶酸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年内确保完成2.5万名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免费筛查工作。二是强化疾病防控。加强重大急性传染病防控工作,积极落实疫情监测、应急处置等措施,确保全县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120/10万以内。在高新区完成2000例食道癌/贲门癌早诊早治项目。加大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力度,年内,近湖、沿河等卫生院要建成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继续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工作,确保达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门诊建设,力争4-5家卫生院通过市级评审验收。加大卫生应急工作力度,力争建成2个以上市级卫生应急示范镇。认真开展卫生应急“六进”活动,扎实推进全民自救互救素养提升工程。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扎实做好农村改厕工作,力争创建国家级卫生镇1个、省级卫生镇2个以上。三是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常态化组织对各医疗单位的医疗、护理、院感、质控等质量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全年质量控制项目保持在15项以上。健全医疗安全预警制度,建立医疗安全通报体系,严格医疗事故和医患纠纷的责任追究,各级医疗机构医疗责任险参保率达100%。开展一级医疗机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评审活动,确保验收达标率达80%以上。大力推行“五位一体”宣传模式,不断提高群众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和参与度,确保满足全县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四是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县妇保院要以创建二级妇幼保健院为目标,积极拓展新技术,狠抓规范管理,力争年内通过评审验收。扎实做好全县高危孕产妇、新生儿管理服务和临床救治工作,进一步推进优生优育全程健康管理服务,提升产前筛查与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等服务质量,强化出生缺陷三级预防,不断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规范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年内完成3300对夫妇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任务,确保目标人群覆盖率达90%以上,省内质控合格率达100%。大力推进基层妇幼健康门诊规范化建设,年内近湖、沿河、冈西、高作、汇文等卫生院要力争通过市级评审验收。五是加强镇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全面推行乡村医生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切实规范乡村医生从业行为;积极做好村卫生室“星级评定”结果运用,将评定结果与乡村医生基药补助发放相挂钩。通过建立和完善长效监管机制,积极探索从源头上整顿和规范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执业行为的有效途径和办法,进一步夯实基层网底,保障村级医疗安全。
      坚持基础管理,重视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一是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切实履行部门职能,加强与公安、民政、人社、财政等齐抓共管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健全联席会议、信息共享、责任追究和考核奖惩等制度,确保计划生育齐抓共管责任落实到位。二是提升依法治育水平。完善全面“两孩”配套政策措施,坚持生育登记服务制度,实行一站式服务,进一步简政便民。严格依法治育,依法依规查处违法生育行为。继续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和“关爱女孩行动”活动,加大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力度,强化从业人员监管,依法严厉打击“两非”行为,努力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更加平衡。三是加大计生家庭扶助力度。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确保奖励扶助、特别扶助对象确认准确率、资金发放率达100%,切实保障计划生育家庭合法权益。加大计划生育特困家庭,尤其是“失独”家庭的扶助力度,组织开展“失独”家庭慰问活动,有效落实各项优先优惠政策。开展幸福家庭创建活动,提升家庭发展能力,进一步建立完善家庭发展政策和服务体系。四是强化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积极创新服务模式,探索实施网格化管理,为流动人口提供全方位的计生服务,确保目标人群覆盖率达95%以上。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探索开展网络化协作,实现婚育证明、避孕节育情况、生育服务登记等网上办理和通报,流动人口婚育信息异地查询、反馈率达90%以上。继续做好省留守儿童健康促进项目试点工作,以点带面在全县推广。五是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坚持以县级创建为龙头、镇级创建为重点、村级创建为基础,扎实开展新一轮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和省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县创建活动。各镇(街道、区)要及时调整领导小组,修订创建活动方案,充实创建工作队伍,强化协调配合,促进创建工作整体水平提升,确保顺利通过省级创建工作中期评估。
坚持履职尽责,全力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建成国家卫生县城,是一个城市的荣耀;打造优美人居环境,是全体市民对过上美好生活的向往。县委、县政府顺应群众期盼,作出了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的重大决策,我们必须坚决拥护、积极响应、迅速行动,把创卫工作作为今年一项中心工作来抓,在全系统上下形成“创建国家卫生城,个个都是责任人”的生动局面。要发挥创卫工作牵头部门的作用,切实加大重点突破、难点攻坚、亮点培育力度,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一是抓重点。一方面做好系统内的创建工作,包括医院健康教育、医疗废弃物处置、传染病管理、采供血机构建设等;另一方面,协调指导面上的创建工作,包括食品安全、公共场所饮用水卫生、除“四害”等,集中力量,全力突破,确保达标。二是攻难点。对照标准,有一些工作我们已有一定的基础,稍作努力,巩固提高,就能达标;但还有许多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需花大力气加以攻坚,必须进一步创新思路,创新举措,逐一突破。三是培亮点。要注重培育特色,树立样板,通过典型引路、亮点示范,促进一般、带动整体,提升创卫工作水平,用大家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创卫成效,来赢得广大市民的拥护与支持。全系统上下要咬定目标、背水一战,为打赢创卫攻坚战尽职尽责,作出贡献。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