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58期“建湖好人榜”发布,钟庄街道新河村村民张宏榜上有名。
今年57岁的张宏,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她勤劳善良,丈夫郑步忠忠厚本分,公婆虽然日渐变老,却精力充沛,尚能帮助料理家务。一家人和和睦睦,恩恩爱爱,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可是,天有不测风云。2012年,从事农用卡车运输的丈夫突遇车祸,在医院抢救时昏迷31天,经过医院精心治疗,从死亡线上捡回了一条性命。由于大脑神经受压迫,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常年卧躺在床,吃饭、喝水都要人喂。丈夫的瘫痪,不仅使家中失去主要经济来源,还要拿出钱来进行后续治疗。面对突如其来的事故,张宏欲哭无泪。为了全身心地照顾丈夫,张宏毅然辞去服装厂的工作。
2015年,85岁的公公郑士成突发脑梗,落下了半身不遂,吃喝拉撒全都不能自理。公公的瘫痪,使这个家庭雪上加霜,倍受打击。婆婆年迈体弱,又患上严重的气管炎。公婆经常要去医院打吊针,都是张宏一人风里来雨里去全程陪护,钟庄医院的医生、护士没有一个不认识她。每天,张宏都要为公公穿衣、换衣,翻几次身,背他上厕所,端茶倒水,一日三餐一口一口地喂他。在平时的照料中,稍不留神,公公还会弄脏床单。每当这时,张宏总是不声不响、毫无怨言地及时清理,还用暖心言语安慰老人。
“最初时,我经常整夜睡不着觉,心里老惦记着。”张宏说,“有一次我回娘家大半天,回家后发现公公的身上、床上沾满了大小便。我二话没说,一边收拾换洗,一边内疚自责。从那以后,我不敢离家半步。”
一个家庭有3个需要特别护理的重病号,其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张宏既要照顾公婆,又要服侍丈夫,还要做家务、干农活……1962年10月出生的她,历经岁月沧桑,两鬓泛起了银丝,深深的皱纹爬满了额头。老天爷没有眷顾这个多灾多难的家庭,沉重的打击接二连三。今年初,年近90岁的婆婆因气管炎复发,于3月1日去世,张宏眼含热泪,处理完婆婆的丧事。
“像张宏这样心肠好、生活乐观的女人不多见。要不是她不离不弃,细心照料,丈夫郑步忠和年迈的公婆不知怎么好。”邻居朱国虎如此评价她。漫长岁月里,为了给公婆、丈夫治病,她家债台高筑。张宏是个手脚勤快、利索、爱干净的人,家里除了一张桌子、几把木椅和一台老式电视机外,再没有其它像样的家具,但她却把家里拾掇得干干净净。回忆起丈夫车祸后一家人经历的困难,张宏的眼眶湿润了:“这些年我都不知道是怎么挺过来的。”张宏动情地说:“当年为了还债,家中的稻子全卖光了,全家人靠吃面条度日。后来,在娘家人的帮助下,七拼八凑终于把账还清了。人穷不能志气短,欠人的钱必须要还上。”
俗话说,“好心有好报。”张宏一家的困难,得到了地方政府、村委会和县、街道妇联组织的高度关注。残联为其丈夫提供残疾人扶助金;村里针对她家实际困难,协调将她家土地转租给种田大户,每年可获得3800元土地流转金;街道、村妇联经常组织志愿者登门提供服务。左邻右舍的乡亲们,在她家遇到困难时,也及时伸出援手。
张宏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面对人们的交口称赞,张宏总是淡然一笑:“这是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是我该做的份内事。”张宏这样回应。县妇联负责同志说:“张宏的事迹非常感人,平凡中见伟大。她是我们全县妇女学习的榜样,我们一定要在全社会倡导并形成崇德向善的好风气。”管懋晴 查蔼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