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开发区加强企业党建打造“红色引擎”

发布日期:2019-02-27 浏览次数: [字体: ]

近年来,开发区通过健全构架、规范阵地、丰富活动、完善制度等一系列举措,有效激发“两新”组织“抓党建、促发展”的内生动力,全面提升非公企业党组织组织力。

整体联动抓组建,扎实推进“两个覆盖”。创新方式强覆盖。针对产业分类不同、中小企业数量多、规模大小不等、党员人数不一的特点,开发区按照坚持和加强党对经济园区一切工作领导的原则,探索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成立绿色照明产业集群党委和高端装备、现代物流等特色园区党总支,以及各规上非公企业党组织。目前,已形成“区党工委-集群党委-园区党总支-企业党支部”四级党建领导服务体系,构建了园区、街道、村(居)、企业党建整体推进经济工作的大党建工作格局。源头推进夯基础。注重在非公企业发展和培植党员核心力量,将发展党员政策向“两新”组织倾斜,近三年全区大力发展党员,其中一半来自于“两新”组织生产经营骨干。在为企业推荐员工、人才服务上,优先推荐党员职工,专门为重点企业举办党员人才专场招聘会,向重点企业输送党员职工。项目支部重服务。积极探索项目临时党支部工作,对正在建设中的企业,积极帮助成立临时党组织,将参与项目建设的外来党员、项目所在地的服务党员统一纳入到临时党组织活动,既保证了党员的正常活动,又可以积极推进项目建设,确保每一名党员都纳入党组织的有效管理。

强化管理抓队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突出选优派强。积极推进党建指导员工作方式,选派党性强、基层经验丰富的同志,到暂时没有建支的企业服务,将非公党建指导、挂企服务有机结合,有力促进党员在非公企业的先锋模范作用。力麒、金永发等台资企业今年专门配备了党建指导员。利用支部书记例会等方式,多次指导企业党组织规范换届,选优配齐党组织书记,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家亲自担任党组织书记,有条件的企业配备专职书记。在区内培养了一批省、市、县级“党代表”“五好出资人”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突出公开评议。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员工、反映诉求、化解矛盾的作用,发挥党建带工建、团建、妇建的优势,营造企业党组织服务职工的良好氛围。以企业党务、厂务公开栏为阵地,以党员评议、工会第三方协调为抓手,把每位党员发挥作用的情况和工作业绩予以动态化公示,多形式协调企业主和劳动者的矛盾,以党建工作引领塑造企业“硬形象”和“软实力”,增强企业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突出互动交流。组织园区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和党员到党建工作先进企业学习参观,交流工作经验,既提升园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者整体水平,又互相就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进行交流,还能收获业务上“互补互助”的效果。

分类指导抓载体,提升党建工作成效。分类指导创品牌。以打造“一企一品”为目标,在企业内设立“三岗一区”,挂牌新“三会一课”制度,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特点打造特色党建品牌,设立党建示范带,涌现了“亚明同心点亮工程”“般若党建加油站”等一批党建特色品牌。深层融入促转型。将组织活动与管理决策、生产经营、培育人才、技术革新等紧密结合,推进“两新”组织转型跨越。创新载体抓服务。按照“组织联网、阵地联建、人才联育、发展联谋、党群联动、活动联办”的要求,将开发区人才中心转型打造成企业党员服务中心,在原有的人才服务、企业用工、劳资协调的工作基础上,重点打造组织关系接转、政策法规咨询、流动党员管理、党员志愿者服务、党员人才服务和困难群体救助等服务窗口,增加党员学习角、党代表工作室等功能,力争做到“党员全覆盖、人才全覆盖、活动全覆盖、项目全覆盖”,切实提升园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水平。李可可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