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骨留女励后志——倪杰烈士传略

发布日期:2019-08-14 浏览次数: [字体: ]

倪杰,原名倪崇考,1917年出生,原建阳县四区倪家河人(今盐城永丰一带),出身贫苦农民家庭。14岁时,随父亲到上海一家纱厂当童工,后因被机器轧断手指而失业回乡种地。20岁时,他不能忍受地主的压迫,再次到上海谋生,饱尝艰辛。倪杰在上海期间,受地下党组织的影响,经常阅读进步刊物,革命觉悟得到启蒙,明白只有投身革命,才能救贫苦大众、才能救中国。

1940年秋,得到家乡抗日民主政权已建立的消息后,倪杰毅然回乡参加革命。当时,在倪杰家乡搞开辟工作的民运队员将他作为骨干力量培养。1941年,倪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下旬,新兴场一带沦陷,倪杰带领家乡干群坚持原地斗争。他家乡地处通榆公路西侧,敌人在境内设了八处据点,这些据点周边还有许多被“伪化”或地方叛变投敌分子把守。他们窥视地方武装,向据点输送情报,对当时县境内抗日民主政权和党政干部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其中,斗争形势最严峻的新河乡,由于敌人残杀引起的恐慌,一度造成乡长无人敢当、农救会无人问事的局面。倪杰藐视敌人的一切恐吓行为,临危受命到新河乡开辟工作,他说:“为了革命我死无憾!”建阳县立县后,倪杰先后任建阳县四区乡指导员、区委委员、区委组织科长等职,面对恶劣的环境,倪杰无所畏惧,坚守革命信仰,立下誓言,一定要打开工作局面。他先后发展30多名进步青年入党,壮大革命队伍力量;发展武装力量,击退敌人30余次扫荡,打伤日伪军40余人;团结人民,孤立打击地方汉奸恶霸;不畏危险,贴标语,散传单,鼓舞抗日士气。

1942年10月,在一次反伪化行动中,倪杰和四区其他9位同志遭遇敌人包围阻击。为了让同志们先撤退,倪杰和苗彬放弃脱险机会,东一枪西一抢迷惑敌人,掩护同志们,为同志们争取更多的撤退时间。倪杰在中敌两弹后,又因自己手枪哑火,胸部再中一弹昏迷被捕。倪杰、苗彬被捕后,在押送的船上,倪杰苏醒过来,从胸中摸出一块被敌打碎的筋骨,交给苗彬说:“我到新兴场肯定会遭杀害,你如果活着回去,请一定把这块碎骨给我的女儿,要她继承我的遗志,听党话、跟党走,为穷人报仇雪恨。”

到了新兴场,敌人对倪杰先是千方百计劝降,毫无效果,接着就是严刑拷打,并以杀害全家相威胁,但敌人用尽了一切办法也没有从倪杰口中得到一点情报。1942年农历年末,丧心病狂的敌人在新兴场南圈门外将倪杰杀害。

倪杰忠骨留女励后志,真正践行了自己的信仰——“为了革命我死无憾!”

县委党史办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