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恒济镇建河村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十分注重文化建设,为实现全面小康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发掘舞龙文化,丰富群众小康生活。建河村舞龙文化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进入新世纪,舞龙被赋予新意,成为表现百姓喜庆欢悦气氛的最佳形式,不但舞出老百姓的精神,更舞出建河村的名声。村舞龙队现已成为里下河地区重大节日、重大庆典、重大活动首选邀请对象,多次参加里下河地区和市内各项大型舞龙比赛,均拿到大奖,还上过中央电视台。2012年,被县政府批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村里专门建立龙舞铜雕和“藏龙室”。每逢节日或村民邀约,都组织开展舞龙活动,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成为建河村独有的一项特色文化。
传承红色文化,激励群众逐梦小康。建河村是著名的“红色文化村”,境内谢家祠堂曾被作为新四军苏皖二分区《人民报》印刷所。2003年,建河村在原印刷所的地址上重建中共苏中二分区委《人民报》印刷所旧址。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又进行修缮与完善,现已成为建河村传承红色文化、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景点。2006年,被县批准列为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又被市批准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全县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节假日,群众来这里敬仰英烈,感受铁军精神,进一步增强对美好生活的珍惜和向往,成为逐梦小康的不懈动力。
弘扬史志文化,记录群众追梦历程。建河村是我省较早编纂村志的行政村之一。为记载建河村70多年来的辉煌历史,客观记录建河干群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的感人事迹,真实总结全村人民团结求索、激情拼搏的鲜活经验,为后人提供宝贵的精神财富,该村编纂《建河村志》。村志的出版进一步激发干群立足本位、奋勇争先、崇德向善、好学上进、争创佳绩,涌现出谢红光、谢芳、陈林龙等一批道德模范。村史馆建成后,正常对外开放,已接待本村群众与外地参访者3万多人次,有效地激励了本村干群投身小康建设进程。史武林 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