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成阻击战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在建湖县收成庄(今建湖县县境西南九龙口镇收成村境内)粉碎日伪军对盐阜区第一次大扫荡,阻击西路日军入侵的一次重要战斗。这次战斗打击了日军闪电式进攻的嚣张气焰,迟滞了敌军推进速度,为新四军后方机关安全转争取了时间,也为新四军主力顺利跳出日军包围圈、实现战略性转移发挥了重要作用。
战斗背景
1941年1月,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后,日伪军便精心策划以围歼新四军主力、摧毁新四军军部为主要目标的苏中、苏北地区大扫荡。策应反扫荡斗争的需要,新四军代军长陈毅亲临盐城西北乡(今建湖县)钟庄、高作一带勘察地形,选择军部转移地址。由于钟庄的北左庄(今建湖县钟庄街道古桥村)四面环水,且其东、西、北面都是大塘河,往西北面有旱路进退两便,所以确定军部和华中局在撤退时临时设驻北左庄。是年7月,日军发动对盐阜地区大扫荡。新四军得悉这一消息后,10日先期撤离盐城,军部和华中局机关进驻了北左庄,随行的学校、报社、后勤等队伍也分别驻扎在北左庄周围。
战斗经过
日军妄图围歼先期从盐城转移至北左庄一带的新四军军部及其华中局,实施了“东西策应,分进合击”战略。西路宝应方面的日军1000余人,于7月20日上午8时,由射阳湖西的射阳湖镇出动30多只汽艇,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分两路向蒋营(今建湖县九龙口镇)侵犯,企图快速占领建阳、湖垛(今建湖县建阳镇及县城),继而配合东路日军,形成严实包围圈。为保卫军部、华中局及后方机关的安全转移,新四军三师七旅二十一团奉命沿线阻击日军。旅长彭明智和团长王良太镇守在建阳,指挥部队顽强守住北面军部转移的防线。二十一团二营首先在蒋营与敌激战2个小时,被削弱了部分锐气的日军,沿蔷薇河继续北犯。
敌汽艇行至五港口登陆,窜犯至收成庄。二十一团三营九连奉命在收成阻击敌人,誓死掩护此时在东北方向的新四军主力。九连指战员从收成庄北面跑步迎战,与日军在庄东遭遇,当即在庄内的罗汉院周围与日军展开了巷战和肉搏。日军依仗人多且武器精良,拼命用火力压制九连,九连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采用机动战术阻击敌人。激战数小时后,又撤至收成北大荒,利用坟地作掩体继续歼敌,直到完成阻击任务,才撤至建阳以北地区。力量悬殊之大早就预示着了收成阻击战的巨大困难和流血牺牲,但九连官兵为保护全军力量,勇于冲锋陷阵,视死如归,全连毙敌30余人。令人扼腕的是九连也付出了巨大代价,52名战士在这场悲壮的战斗中光荣牺牲。
战斗纪念
为了纪念这次阻击战,20世纪60年代,当地政府在收成村修建了简易纪念塔,1975年10月又重建高8米砖混结构的收成阻击战纪念塔。1985年,原蒋营乡将收成、蔷薇河和乔庄三次战斗中牺牲的烈士集中安葬,墓前修建了占地1500平方米、高20米的纪念塔,纪念广场四周苍翠环抱,即是现九龙口镇烈士纪念塔。2008年,收成阻击战烈士合葬墓迁入建湖烈士陵园,让新四军战士在收成谱下的英雄篇章,启迪建湖人民永葆担当奉献精神。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