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规划概述
规划范围:南起233省道,北至冈高线及现状企业围墙一线,东达振兴大道,西至现状企业围墙一线,总用地面积约210.97公顷(3165亩)。
产业定位:优先发展软基材料产业,形成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培育发展高分子、可降解、无纺布等新型土工合成材料,同时加快纺织、装备制造、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规划期限:2016-2030年。
基础设施规划:
①给水工程规划:上冈自来水厂集中统一供水,上冈水厂规模为5万立方米/日,水源来自通榆河。
②污水工程规划:规划区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区内企业进行必要的自行预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起利用污水提升泵站采用压力管道,经园区污水管网接入上冈污水处理厂(总规模1.5 t/d,已建一期规模6000 t/d)集中处理,处理达标后排放。
③电力工程规划:规划区供电电源为冈西镇区西侧的110 KV冈西变电所,规划区主要采用10KV箱式变电站和10 KV杆上变两种形式。
④供热工程规划:园区无集中供热,企业如有供热需求应使用天然气或电能等清洁能源。
⑤环境功能区划:
大气环境: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使用清洁能源,开展节能工作;加强工业废气污染防治工作;加强扬尘污染防治工作,加强绿化工作,提高绿化覆盖率,主要道路两侧种植抗性强的耐污树种,减少扬尘和氮氧化物等污染,控制裸土扬尘;完善大气环境监测网络,提高大气环境监测能力;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改善道路交通条件,保证行车顺畅。
地表水环境:加强工业废水污染防治工作,确保工业废水处理率和处理达标率均达100%;实行雨污分流,完善污水管网建设,污水管网覆盖率达100%。污水全部送污水处理厂处理,防止生活污水进入雨水系统。
声环境:加强工业噪声的污染防治和管理;加强交通噪声的防治和管理。完善道路网络,区内道路采用降噪结构和低噪声路面,对车辆鸣笛进行限制;加强道路和铁路两侧绿化带的建设,建筑可使用隔声窗,降低交通噪声对两侧环境的影响;道路两侧建筑必须使用隔声窗。
固废处置:生活垃圾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可回收利用的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由企业和园区重复利用,不可回收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委外处置。危险固体废物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
2. 环境质量现状
(1)大气环境
根据2020年6月5日公布的《2019建湖县环境状况公报》:SO2、NO2、PM10、PM2.5、O3、CO中,除PM2.5外,其余因子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本次补充监测点位为前陶村和新桥,评价因子HCl、硫酸雾、非甲烷总烃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 2.2-2018)附录D中标准。
(2)地表水环境
冈西中心河和区内河流pH、COD、氨氮、总磷、总氮、SS、BOD5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标准,串场河pH、COD、氨氮、总磷、SS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标准。
(3)地下水环境
评价范围内共布设3个地下水水质及6个水位监测点。由监测结果可知,区域地下水中pH、氰化物、硝酸盐、六价铬、镉、铅、总大肠菌群、硫酸根离子、铜和锌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中Ⅰ类标准;高锰酸盐指数、亚硝酸盐和铁能达到Ⅱ类标准;氨氮、挥发酚、总硬度、汞、钠、砷、氯离子及溶解性总固体能达到III类标准。
(4)声环境
区域现有居住区噪声监测点昼、夜间噪声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工业区噪声监测点昼、夜间噪声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道路交通干线两侧40米区域内噪声监测点昼、夜间噪声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
(5)土壤环境
本次设置了2个土壤监测点,由监测结果可知,规划区域内土壤监测项目均能满足《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 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36600-2018)中第二类用地筛选值等相关标准,区域外临近农用地满足《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风险筛选值。
3. 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1)大气环境:园区面源废气的SO2、NO2、颗粒物、非甲烷总烃、HCl、硫酸雾在各敏感目标点位的小时平均或日平均能达到相应标准限值的要求,浓度叠加现状最大监测值后均能满足评价标准的要求。因此,园区发展产生的废气污染物对周边环境有一定的浓度贡献,但各因子的贡献值与本地浓度的叠加值均低于环境质量标准要求,不会改变区域大气环境功能。
(2)地表水环境:园区产生的工业废水经必要的预处理达标后和生活污水接管至上冈污水处理厂。从水量、水质角度分析,园区产生的污废水具备接管可行性。通过外排水环境影响分析可知,园区废水正常排放的条件下,不会改变污水厂排口的水环境功能。因此,园区发展过程中废水正常排放时,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
(3)声环境:在做好建筑施工噪声管理、企业合理布局绿化防护、加强交通噪声防治和管理等措施后,园区环境噪声和交通干线噪声均能达到相应声功能区标准。
(4)地下水环境:正常情况下,在采取分区域防渗后,入区企业生产及生活污水不会对区内地下水水质造成影响。通过典型情景预测地下水环境影响,在非正常工况下泄漏的废水后一般可以控制在企业范围内,影响可接受。
(5)土壤环境:园区在正常情况下对土壤环境基本无影响。
(6)生态环境:园区通过有效增加植被覆盖率、人工建筑对城市生态绿地的建设进一步优化、生态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补偿等措施,可使园区产生的正面的生态环境影响。
4. 规划方案综合论证
园区产业定位、选址、目标、规模与本次规划的选址、目标、规模、产业定位等方面与国家、江苏省和建湖县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09-2020)》、《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规划》、《江苏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建湖县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等规划中的相关内容协调。
本次规划的环境保护及污染防治内容与《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3-2022)》、《“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方案》等相关内容协调。
5. 规划方案优化调整建议
(1)落实农用地占卜平衡;
(2)加强与上位规划的协调性;
(3)优化用地布局,合理设置防护隔离带;
(4)强化污染防治措施,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6.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在落实规划环评报告提出的优化调整建议、污染控制和风险防范措施,保证规划区周边及区内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冈西软基材料产业园在用地规划、建设和发展从环保角度论证可行。
7. 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规划的实施将会对周边环境带来一定的环境影响,为使规划实施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特此公告征询可能受到冈西软基材料产业园发展影响的区内及周边地区的居民及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对《建湖县冈西软基材料产业园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有关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主要征询内容如下:
(1)公众对该规划的主要态度,持赞同或反对的意见(如反对请简要说明理由);
(2)认为规划实施所在地现有的主要环境问题;
(3)规划实施对当地经济是否有促进作用、园区布局是否合理等;
(4)规划主要的环境影响及希望以何种方式减缓规划产生的环境影响;
(5)其他建议和要求等。
8. 公众意见反馈方式
在本次信息公示后十个工作日内,公众可通过填写公众意见表(见附件),向规划实施单位或评价单位指定的地址发送电子邮件、传真、信函或者面谈等方式,提出关于该规划建设及环评工作的意见看法。请公众在发表意见的同时尽量提供详尽的联系方式,以便及时收到相关的反馈信息。
(1)规划组织编制单位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冈西镇人民政府
联系人:颜主任
联系电话:0511-86461836
(2)环评单位联系方式
评价单位: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
资质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1906号
联系人:王工
联系电话:025-83686095
传真:025-83686095-1100
E-mali:rxwang@njuae.cn
8. 征求意见的范围
可能受到园区发展影响区域的居民及企事业单位的职工。
9. 公示方式及时间
本公示发布后的10个工作日内。
附件1:附件1.冈西软基材料产业园发展规划环评公众意见表.doc附件2:
附件2.冈西软基材料产业园发展规划环评简本.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