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区划 改建群团组织

发布日期:2021-05-17 浏览次数: [字体: ]

调整区划

1945年9月抗战胜利后,建阳县开始调整区划,设14个区:以上冈镇为中心,增设上冈区;以建阳为中心,增设建阳区;以湖垛镇为中心,增设建湖区;原四区十八团划设庆丰区;原五区芦沟河北高桥、恒丰、新兴3个乡划出,成立芦沟区;西部的东夏、马沿庄、树家桥一带划出成立八区,其余6个乡仍为五区;原六区西部划设收成区,东部划设武陵区,保留原一、二、三、四、七区建制。

1946年10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前夕,为加强自卫战争准备,区域又进行了撤并调整,全县设12个区:撤销建阳区,并入高作区;五区并入芦沟区;七区撤销,东部成立大济区,西部成立蒋营区;武陵区与建湖区合并为建湖区。将数字命名的区改用地名和烈士命名。二区改为秉文区,三区改为冈西区,四区改为永丰区,八区改为沿河区,加上冈区、庆丰区和收成区。

1947年1月,国民党军入境,为坚持反扫荡斗争,建阳县区划又再度进行了调整,全县设9个区:蒋营区与大济区合并为荡东区,上冈区并入冈西区,收成区并入建湖区,连同高作区、芦沟区、永丰区、沿河区、庆丰区和秉文区。

抗战胜利后,根据五专署意见,建阳县界也作了调整。将盐东县潭北区仁厚乡部分,即上冈镇东小缺口以南至大团口一带,划属建阳县上冈区。1946年底,国民党军队和“还乡团”占领上冈,上冈区撤销,这一部分区域仍归盐东县潭北区管辖。1947年2月,由于国民党封锁交通干线,五专署又将通榆路西的原射阳县沟墩、喻口区划归建阳县,至此,全县11个区198个乡。

改建群团组织

1946年1月,蒋介石利用签订停战协定之际,加强部署全面内战。建阳县委及时把抗日战争中建立起来的各个群众团体动员起来,明确新的目标,投入新的战斗。1946年上半年,县各个救国会组织,通过召开代表会议,学习讨论政治形势,研究制定工作任务,选举产生新的联合会,如农民联合会、职工联合会、青年联合会、妇女联合会、文化教育联合会等。农民联合会,通过土改,更加发展壮大,县、区、乡、村层层都有组织,声望很高。土地复查运动中,各乡在农会的基础上成立贫农团,村设分团,分团下设若干个贫雇农小组。贫农团和分团设委员若干人,选举立场稳、作风正、工作积极、大公无私的人担任。农民联合会及后来的贫农团,在土地改革、土地复查、参军支前、保田保家运动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各群众团体成立后,为加强党对这些组织的领导,建阳县于1946年10月,成立了各界联合总会,吴仲明任总会主任。县委党史办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