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定背景
2021年3月3日,建湖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印发<“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事项清单>的通知》(建委办电〔2021〕7号),明确要求编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建立监督考核和长效管理机制,培育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力争2023年前创成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根据生态环境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管理规程(试行)》相关要求,建湖生态环境局牵头编制了《建湖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二、制定依据
1、《关于印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建设指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管理规程>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管理规程(试行)>的通知》(环生态〔2019〕76号);
2、《关于印发<“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事项清单>的通知》(建委办电〔2021〕7号)。
三、形成过程
根据相关要求,建湖生态环境局委托第三方技术单位,进行了深入的现场调研,广泛征求各有关部门意见,形成《实施方案》。
四、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主要由7个章节构成,具体内容如下:
(一)建设背景与意义。详细梳理了“两山”理论内涵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任务由来,并对建湖县创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工作基础,以及在政治站位、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三个层面的重大意义进行了系统阐述。
(二)区域概况。详细介绍了建湖县地理区位、自然状况、资源状况、经济社会状况等基本情况。
(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探索成效与问题分析。对建湖“两山”转化路径探索中的成效和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未来所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同时,总结凝练出九龙口湿地保护修复、双湖公园建设、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产业绿色化转型等4个具有建湖特色的“两山”转化案例。
(四)总体思路。提出建湖“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建设指标体系。
(五)重点任务。提出了“强化生态空间用途管控”“着力构建精准治污体系”“推进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探索绿色惠民富民路径”“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等5项重点工作任务。
(六)工程项目。规划了2021-2023年间的36项“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重点工程项目,预计投资额共计347145万元。
(七)保障措施。从组织领导、资金投入、技术支撑三个层面提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的保障措施。
关联阅读:建政办发〔2021〕36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