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条件。连日来,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农业农村条线分管领导带队,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这一重大课题,对农业发展进行了认真回顾和精准梳理,并深入田间地头,调研思考了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和乡村富民增收的现实路径。
——紧紧围绕“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重抓特色产业发展,让农业更加有奔头有想头。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推进一切工作的先决条件和必要前提。
创建“大厨房”,让产业链条更长。锚定既有目标,持续精准发力,加大招商力度,加快技术创新,提升装备水平,促进农产品加工业提档升级。就建湖而言,该县将以“江淮生态经济区”为依托,瞄准全国500强农业龙头加工企业,全年新招引超千万元农业项目20个以上,其中超亿元5个、10亿元1个(农产品加工类13个,其中超亿元2个)。以县农产品加工集中区为载体,着力培育“中央厨房+”等新型业态,力争县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年产值50亿元以上。鼓励支持中粮、光明等国字头企业和正源创辉、九龙口大闸蟹公司等本土企业布局全产业链建设,打造一批销售超5亿元链主型农业龙头企业和“小巨人”企业,建成省级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县。
打好“特色牌”,让产业供给更优。扎实开展乡村产业提升行动,培育更多的乡土特色鲜明、主导产业突出、质量效益较高的乡村产业。就建湖而言,该县将加快发展东蔬、中粮、西渔区域特色产业,东部打造设施果蔬产业集群,明年建成基地1.5万亩以上;中部聚焦高作全域土地整治项目,建成食味稻米基地20万亩以上;西部依托九龙口系列水产品,建成渔旅融合产业集群,优质大闸蟹基地突破10万亩,实施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2万亩,建成规模养殖基地5个。发挥建湖大米和中国虾稻米之乡品牌优势,加快与隆平高科合作共建种业创新基地,争创国家现代种业产业园,良种覆盖率85%以上,粮食稳定在142万亩以上,建成千亩连片优质水稻种植示范片6个。
激活“新业态”,让增值空间更大。进一步发挥网线的无形优势,切实让小天地连上大世界、大舞台。就建湖而言,该县将做足“数字+”文章,重点打造以高作、庆丰、上冈等为节点的“生态观光+农耕体验”特色线路,以恒济、九龙口、建阳等为节点的“水乡渔趣+农旅民俗”主题精品线路,打造集乡村旅游服务、体验和营销于一体的旅游新业态。搭建网红直播平台,开展“最美厨娘”“稻田音乐会”“农民丰收节”等系列活动,创新“线上+线下”农产品零售新模式,力争农产品电商网络年销售30亿元。
——紧紧围绕“突出生态化,做靓金招牌”,重抓绿色品牌打造,让产品更加高质量高效益。农业要发展,必须走资源节约化利用、绿色生态化发展、规范标准化经营、品牌特色化打造之路。
把好“标准化”入口,突出质量兴农。质量就是竞争力。就建湖而言,该县将持续完善生产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规范,构建覆盖水乡东蔬、中粮、西渔区域产业特色环境、投入品管控、产品加工、冷链传输等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立农业品牌标准,制定农业品牌管理办法,以标准指导生产,用标准保障品质,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体系、可追溯体系和执法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管理水平,重点发挥生态蟹产业促进会作用,制定行业标准规范,授权使用统一标识,全县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稳定在84%以上。
推进“绿色化”建设,突出低碳带农。增强减排固碳能力,增加绿色产品供给。就建湖而言,该县将持续推进资源利用集约化、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高质量打造生态农业园区,提质改建设施农(渔)业9000亩以上。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坚持“减治用”并举,建立完善科学施肥管理技术体系,实现化肥减量提效、农药减量控害。推进秸秆能源化、基料化、饲料化、原料化、肥料化利用,全县实施生态型犁耕深翻5万亩以上,秸秆还田率保持在60%以上、离田率年增5个百分点以上。
强化“品牌化”引领,突出品牌强农。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让农业品牌更具竞争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就建湖而言,该县将强化“遇建湖鲜”区域公用品牌统筹力度,建立县级农业品牌目录制度,培育孵化一批在全国和省有影响力的知名农业企业和名特优农产品品牌,正源创辉争创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九龙口大闸蟹争创省级十佳区域公用品牌,建湖龙虾争创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立足“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快全面融入长三角,助力叫响“生态食品大超市”。
——紧紧围绕“聚合强要素,探索新模式”,重抓致富路径探索,让农民更加鼓钱袋鼓腰包。农村要发展,农业要增效,农民要致富,关键是在村强民富上下功夫、出实招、见成效。
建设“新农场”,发展集体经济。要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就建湖而言,该县将大力推广“集体领办、干部种田”模式,全年新增村集体领办新型农场75家、涉农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部达40万元以上。鼓励创办家庭农场,引导有长期稳定务农意愿的小农户和种养殖能手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新培育家庭农场35家。推进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试点工作,培植星级示范社20家以上。依托蜻蜓农服、众创农服等服务组织,加快完善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
做足“土文章”,强化债务化解。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就建湖而言,该县将加快土地流转,加速土地“变形”,重点实施高作、九龙口、庆丰、恒济等镇村全域土地整治项目,推进“吨粮田”建设,全年新建提升高标准农田8.2万亩,新流转土地面积5万亩以上。深入开展村级债务化解,瞄准“十四五”末全县村级实质性债务清零的目标任务,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完善村级小微权力智慧监管平台,全县村级实质性债务30万元以下的村(居)年内全部清零。
激发“内生力”,突出要素支撑。推动乡村振兴,除政策保障,关键靠人。就建湖而言,政策上,该县将进一步完善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投入保障机制,把乡村振兴作为预算安排的重点予以保障;强化用地保障,引导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支撑。人才上,坚持“引进一个人才、实施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思路,整合全县乡村工匠和“田秀才”“土专家”“农创客”等人才资源,吸引在外优秀人才返乡创业,支持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回乡创业,实现创业、就业“双业”联动。王茜 仇汉兵 陈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