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型城镇化建设建湖样板

发布日期:2022-06-28 来源:盐阜大众报 浏览次数: [字体: ]

县城是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要求各地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提升县城发展质量,更好满足农民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和县城居民生产生活需要,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近年来,建湖县立足发展实际,注重“三生”融合,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初步形成产城互动、城乡一体、生态宜居、和谐共生的城镇化发展新格局。

精心培育主导产业,筑牢新型城镇化之基

城市建设离不开产业支撑。当前建湖正处于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期,我们坚持以产兴城、产城融合,以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深耕实体经济、做强主导产业,不断增强县城人口集聚能力。

突出产业集聚。以高端装备、新能源、电子信息作为三大主导产业,晶硅光伏、动力及储能电池、石油机械、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集成电路、光电显示六大产业链作为重点,全产业链集聚企业2000多家。

突出项目集中。锚定三大主导产业和六大产业链,发挥产业专班作用,坚持宜链则链、宜群则群、链群并举,紧盯长三角、粤港澳等重点地区,开展线上线下融合招商,耀宁科技、益佳通电池等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层次高、带动能力强的重特大产业项目落户。近年来共落户亿元以上项目近300个,带动城乡劳动力就业超1.5万人。

突出要素集约。紧扣“对外争位次、对内提份额”定位,推进工业园区整合提升,全县所有乡镇园区并入开发区、高新区,形成县域内园区布局合理、产业集聚的新格局,开发区建成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高新区建成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里下河物流园区被认定为省级服务集聚区、省级重点物流基地。注重集约节约发展,在全市率先开展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按照项目预审“321”标准腾笼换鸟,所有新上工业项目全部落户“两区”。

科学构建城镇体系,塑美新型城镇化之形

城市、集镇、乡村协调发展、互促共进,是新型城镇化应有之义。建湖坚持以“三区三线”划定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县域空间布局,科学构建以县城为主体,东翼上冈、西翼九龙口“两翼”为支撑,规划发展村庄为节点的现代化城镇体系和生产力布局。

提升县城首位度带动城镇化。实施城市精明增长战略,聚焦功能完善品质提升,宝龙广场、广益来财富广场等城市新地标拔地而起,万达广场、金融政务服务中心等重点项目加快实施,“建湖有戏”城市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推进老旧小区、后街背巷和棚户区改造。

提升镇区集聚度支撑城镇化。东翼上冈镇积极融入城北改造和大市区产业配套,以上冈新城开发建设为重点,加快建设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和大市区近郊新城的产城融合示范区。西翼九龙口旅游度假区坚持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协同推进,大力实施“景区提升会战年”活动,淮剧小镇惊艳亮相,江苏省里下河博物馆、温泉文旅综合体等重点项目正加快推进。其他乡镇紧扣“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要求,通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特色品牌、综合整治等提升工程,打造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宜居宜业的示范集镇和特色集镇。

提升乡村美丽度策应城镇化。建湖把农房改善作为撬动乡村振兴、策应城镇化的突破口、切入点,引导农民进城入镇进社区,同时注重乡村风貌塑造,深入挖掘里下河水乡自然肌理,打造“白墙黛瓦、自带院落、绿意盎然”的新中式建湖民居。累计改善农民住房3.7万户,新建新型农村社区35个,美丽宜居乡村覆盖率达100%。

不断厚植生态本底,提升新型城镇化之质

建湖地处江淮生态经济区核心区,拥有世所罕见的九龙口古潟湖遗迹,承担守护江苏生态“绿心”的历史重任。建湖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切实以优良生态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

用力做好环境保护“必答题”。坚持保护生态环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省考断面水质、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等主要环境指标处于省市前列,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现行政村全覆盖,九龙口湿地生态修复入选省首届最美生态修复案例,双湖公园成为苏北地区最大城市综合性生态公园,西塘河、神台河风光带交织成城市生态水韵“T台”。

用心做好生态农业“提优题”。坚持以农业现代化走在前列为目标,以农业生态化、品牌化、链条化为方向,持续培育优质稻米、特色水产两大主导产业,推行稻田综合种养、循环水养殖等生态种养模式,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遇建湖鲜”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对外发布,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82.45%。

用情做好生态文旅“综合题”。以高等级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全域旅游示范区“三区同创”为契机,以九龙口旅游度假区为龙头,以淮杂“非遗”与湿地“世遗”融合互动为核心,将戏剧引入沙庄古村,原景再现现代淮剧《小镇》中的生活场景,“灵龙水乡·淮杂故里”生态文旅品牌愈发响亮。

始终坚持共建共享,铸就新型城镇化之盾

新型城镇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做好提升城镇公共服务功能的文章,更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真正实现农业转移人口“落得下”“稳得住”“过得好”。建湖始终坚持系统思维和底线思维,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配置公共资源上做实功。紧扣城乡协调融合发展要求,积极实施里下河洼地治理、天然气管道及门站建设等重点项目,建湖港区集装箱航线顺利开航,实现一级公路、管道天然气“镇镇通”。县人民医院创成三级乙等综合医院,与乡镇卫生院建成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上冈镇建成“15分钟医保服务圈”,县福利中心建成运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9%。创新实施教育集团化、九年一贯制学校改革,汉开书院建成使用。杂技传承基地投入使用,“杂技周末剧场”“淮剧周末舞台”等品牌惠民活动广受好评。

在创新体制机制上出实招。围绕进城农民“住好房”,创新出台鼓励农民群众进城入镇居住的政策意见,设立“房产超市”提供优质房源、优质服务。围绕进城农民“利益不受损”,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乡村公共空间治理等改革措施,涉改村(居)组建股份经济合作社。围绕农民进城后“谁来种地”,在全国率先破题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通过全域规划、全域设计逐步构建农田集中连片、建设用地集中集聚、空间形态高效集约的国土空间新格局。

在促进共同富裕上见实效。实施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开展富民强村帮促行动,做好土地文章,拓宽村集体增收渠道,全县涉农村(居)年经营性收入全部突破25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000元。坚持“创业带就业、就业促增收”理念,不断提升农业农村农民自主“造血”能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