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20925014387605J/2022-00534 组配分类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
发布机构 县政府办 发文日期 2022-07-08
文号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体裁分类 其他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时效性 有效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今年6月27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以《守住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为题,介绍全国保护耕地红线的做法,其中用了4分钟左右的时间,讲述近年来我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成效。

“这是继2020年后,我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再一次被央视媒体关注,也是第二次登上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接受央视采访的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人孙育军说。

早在2019年,我县就在上冈镇树新村、洋中村,率先实施全国首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我县在稳步推进试点实施的同时,注重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作为开启乡村蝶变、助推乡村振兴的主引擎,统筹推进永久基本农田调整、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修复、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全力打造可复制、可借鉴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建湖模式”。

“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零散田块,变成了成方成块可供机械化作业的大田块,新增耕地产生的收益与村民进行二次分红。土地整治后,农户以土地入股村级土地股份合作社,再由引进的农业开发公司进行规模经营。农民还可以在这些公司打工,这样他们除了土地流转的保底收入,还可以拿到一份工资。”上冈镇树新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刘程如是说。

基于上冈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成功实践,我县于2020年分别选择高作镇申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试点,恒济镇、庆丰镇、九龙口镇申报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省级示范项目,项目申报数全省最多。2022年5月10日,自然资源部正式发函同意高作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试点备案,这是江苏省今年首个获得备案的国家试点,也是正式启动三调数据以来全国首个批准实施的试点。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高作镇邀请省农科院、省水利设计院、南京农业大学等专家团队,着力将试点项目区打造成为全国土地综合整治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区、长三角特色稻虾共养研发和实践基地、盐城市域以观光体验和红色为主题的乡村旅游节点和我县重要的粮食和蔬菜供应基地。

“高作镇是江苏省村庄规划编制试点,探索并验证村庄规划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进行“三管控一引导”的技术方法,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村庄规划备案入库要求的制定提供借鉴,获得了2021年度江苏省优秀国土空间规划二等奖。”县国土空间编制负责人介绍说。

全要素编制实施方案是保障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关键一环。高作镇锚定“全域治理,系统谋划,全要素推进,打造强富美高新农村”的整治目标,统筹推进项目区建设,建立由政府主导,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水利、交通、住建、新农投公司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协调推进机制。按照农用地整治、建设用地整治、生态保护修复、乡村历史文化保护四大工程,共编制各类子项目35个,预计投入资金9.82亿元。

推进农用地整理。试点区按照农田集中连片要求,开展农用地综合整治。对分布散乱的耕地地块,集中进行土地平整,耕地地块数由整治前8228个减少到整治后6854个,明显提高项目区农田集中连片度,助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建设用地整理。对分布零散的废旧居民点和废弃工矿通过拆旧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推进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项目区预期形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空间指标2347.7亩,切实为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提供用地保障。“我们村与银宝天邦牧业联建合作生猪养殖暨农牧循环项目,银宝天邦投入1.8亿资金负责项目建设、生产、运营工作。”刘程说。

高作镇项目实施后,新增耕地可达4161.23亩,耕地自然等级和利用等级均得到提高,耕地质量达到国家利用等别6等。随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持续深入,高作镇7万多亩基本农田将全部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整治后田块平整度得到显著提升,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更加符合规模经营理念,较大程度地提高耕地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带动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据了解,“十四五”期间,高作镇将实现“村级积累突破1000万元、村集体经营性年收入突破100万元、户均年增收突破10000元”目标任务。

我县坚持系统思维,持续高效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上,在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促进土地规模经营上,实现乡村振兴更大作为,在广袤富饶的水乡大地上谱写新的发展篇章。李德祥   黄素明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