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在县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由江苏省杂技团创新出品的杂技诗剧《四季江淮》,进行江苏艺术基金资助项目验收演出。该诗剧通过表演绽放出了最江南、最江淮的时代风采,赢得现场专家学者、媒体及观众的一致称赞。省文旅厅副厅长官天涛、市文联主席李军及县领导祁从峰、许刚等一同观看演出。
官天涛表示,《四季江淮》是江苏省杂技团近几年排演的第三部大戏。这台杂技诗剧和以往节目相比,增加了许多创新的杂技动作,杂技造型令人耳目一新。希望江苏省杂技团在接下来的演出中进一步打磨提高,提升舞台编排、设计、灯光等环节水平,将这台杂技诗剧演绎得更好,以更加出色的艺术呈现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县委书记祁从峰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参加演出的演员表示感谢,并在中秋佳节到来之际向他们致以节日问候。祁从峰表示,这台杂技诗剧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文化自信”的内涵,无论是投影呈现的流苏,还是演员的演绎,都让人耳目一新,让观众充分沉浸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这台剧充分融入了我县杂技和淮剧两个国家级“非遗”,通过淮腔淮调唱唐诗宋词表达四季,九龙口、条子泥、黄海森林公园、丹顶鹤、麋鹿等具有盐城特色的自然遗产在剧中都有所体现,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在建湖产生碰撞、融合,充分彰显了盐城作为江淮生态经济区重要组成部分的独特魅力。
杂技诗剧《四季江淮》以二十四节气农谚勾勒全剧结构,以《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等铺展故事情节,以14首紧贴时令物候的唐宋诗词贯通串联主线,将江淮风光、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怀表现得栩栩如生,抒发得淋漓尽致。该剧用20多个美难奇绝、新颖别致的杂技元素支撑全剧,凸显了杂技本体的功力,彰显了南派杂技的艺术风格。将“建湖杂技”与“建湖淮剧”两个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的精髓紧密套搭在一起,在音乐设计上融入许多淮剧道白和板眼,以足显江淮水乡味道的淮腔淮韵为映衬,枝蔓相连,依偎得体。
该剧主题鲜明,意在用杂技语言宣传和弘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全剧以四季时令物候为线索,以黄渤海湿地和大运河世界自然遗产为源端,以江南水乡和里下河九龙口潟湖湿地自然风光、人文底蕴为背景,把着力点放在倡导人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上,用杂技故事引导社会大众更好地践行绿色生活方式,一起守护和创造优美的生活环境。
廖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