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丰镇铆足干劲战开局促发展

发布日期:2023-01-10 浏览次数: [字体: ]

2023年伊始,庆丰镇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十五届四次全会各项部署,紧紧围绕“做特机电产业、做优农旅融合,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目标定位,系统谋划,务实创新,奋力书写兔年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聚焦招大引强,着力增强产业发展硬实力。坚持产业强镇、项目为王,深耕机电产业抓招商。精心编制机电产业链条图谱,以“在外招商是常态、在家休息是例外”的干劲,深入开展驻点招商、以商引商,精准对接“强链、补链”项目。紧密跟踪铭杰精密模具、胜博诺汽车部件等在谈项目,确保全年新招引超亿元工业项目5个,其中超5亿元项目1~2个,力争突破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坚持“亩产论英雄”,持续开展“三项清理”,实施土地利用效率和亩均产出效益“双提升”计划,有的放矢推进“腾笼换凤”,引导部分低效企业通过整合资源合作重组新上项目,全年盘活闲置土地80亩以上、低效厂房3.5万平方米以上,为项目落地提供必要保障。坚持进度倒排、任务倒逼、责任倒追,紧扣“五率”建设要求,强化专班跟进服务,对已签约的欧尼、泰坦等项目,抓紧做好手续报批、清障交地等前期工作,力促快开工快建设。对已开工的杰联、亿杰、上邦等项目,明确时间节点,实行挂图作战,力促快投产快达效。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实行周督查、月通报、季考核,促进落户项目尽快转化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聚焦智改数转,着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继续组织实施中小企业梯队培育计划,年内分别培植开票销售达1500万元、1000万元的成长型企业8家、10家,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家。引导扶持威德福、永佳、百圣、瑞龙等骨干企业更新工艺装备、加快智改数转,向高端智能制造方向转型,新培育星级企业3家、税收超百万元企业10家以上。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深化产学研合作,下大力气建平台、创品牌、引人才,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新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家、星级上云企业3家,新申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省级瞪羚企业1家。积极实施“专精特新”提升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3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家以上,新实施技改扩能项目不少于5个、新增开票销售1.5亿元。完善冠华片区天然气主管网,满足百圣、嘉霖等企业用气需求。完善挂企服务及会商会办机制,在全镇130家中小企业中全面设立挂企服务专员,每周深入企业至少一次,做到企业诉求快速响应、问题闭环及时处置,真正做到解企业之难、纾发展之困、帮企业所需。

聚焦生态宜居,着力增强农旅融合影响力。完善提升吉庄、朱港为核心区的种子基地,支持新建、富港与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组建生产联合体,确保制种规模稳定在1.5万亩左右,培塑种业品牌1~2个。支持众创公司实施四季玫瑰种苗繁育项目,新招引农产品深加工项目1~2个,全面提升农业园区层次和水平。扎实开展强村富民帮促行动,通过宅基地复垦、占补平衡、土地成片流转,新增渗溢土地1000亩以上。扎实做好各村(居)清产核资,全面规范土地发包,实现村(居)集体领种全覆盖;制订完善村级增收指导意见、实施办法和考核要点,严督实查真考,确保年内集体经营性收入超50万元的村(居)达15个。继续推进盐淮线北侧农房改善,重点拆除农田内零散农户,推动小田变大田,提升高铁沿线整体面貌。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确保廖庄社区五期7月份分房,北凌社区4月份开工建设、年底交付分房。完善新型农村社区治理,全面提升社区管理水平,廖庄村争创省级特色田园乡村。

聚焦民生实事,着力增强百姓的获得感。坚持善作善为,持续扩大民生惠及力,认真编排和落实实事项目,深入开展保蓝天、护碧水、守净土、增绿色行动,重抓232省道环境整治提升、黑臭水体整治、生态河道建设,完善集镇、路堤绿化,新铺设污水管网11公里,自然村和居住人口污水处理覆盖率达80%以上。加强困难群体保障力度,优化医疗卫生、养老托育等公共服务供给,巩固拓展文明创建、安全生产三年“大灶”、信访稳控成果。统筹抓好疫情防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信访矛盾问题化解等工作,保障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孙金晶 戴云春 周凤祥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