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水乡大地万物并秀、生机勃勃。5月24日,记者来到宝塔镇现代农业示范园,不一会儿,一座座排列整齐的塑料大棚便映入眼帘,耳边传来一声声吆喝和此起彼伏的笑声,空中还飘来淡淡的瓜果香,微带着甜气,沁人心脾。
“这是基地新种植的西甜瓜新品种镇甜二号,也叫白富美。这瓜就是一个字:甜!”盐城朦胧农业发展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徐海峰一边与来自南京的订购客户通电话,一边领着我们向大棚走去。说起大棚的收成,徐海峰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侃侃而谈,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从目前收成来看,预计亩产达到8000斤以上,今年将是个丰收年!”
徐海峰给记者算了笔账:“一斤瓜的市场价是15~20元,比普通西甜瓜价格要高出不少,扣除人工、肥料等成本,亩均纯收入就达8万元。”记者了解到,“白富美”西甜瓜皮白肉白,口感酥脆多汁,风味浓郁,市场前景良好。西甜瓜价格高、销路好,为何如此“抢手”?这一切得益于县科技镇长团的支持和帮助。
西甜瓜种植是2023年县科技镇长团助农增收重点项目。今年2月,县科技镇长团推荐引进的西甜瓜在镇长团科技推广示范基地——宝塔镇,开始试种,标志着该经济作物在建湖这片土地上正式扎根。
5月17日,西甜瓜种植基地所在的宝塔镇党委书记马骁给副县长、省科技镇长团建湖团团长李振发来求助短信,反映近期西甜瓜在成熟期出现的新病情,希望科技镇长团邀请专家到现场查看解决问题。
县科技镇长团成员肖栋博士获悉后,联系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李季,于5月20日凌晨驾车来到基地现场,查看西甜瓜目前生长出现的烂蒂、裂皮等问题,详细询问日常田间管理,从肥水管理、植株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给出多套应急解决方案,确保在最短时期内解决现有问题。
3个多月来,县科技镇长团邀请西甜瓜领域专家多批次现场检查生长情况,向农户讲解西甜瓜不同阶段种植要点,与农户结下了深厚的“瓜农”友谊。专家还与基地负责人、瓜农建立技术服务微信群,瓜农每隔几天在群里报告西甜瓜生长情况,专家则对生长出现问题进行现场解惑。镇江农科院马志虎研究员团队和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等专家倾注大量精力,他们走田头、进大棚,与农户攀谈交流、倾囊相授,既擦亮科技镇长团科技推广示范基地招牌,也为“马志虎专家工作室”“肖栋博士工作站”长期服务地方乡村振兴夯实基础。
从一株株瓜苗到瓜蔓爬满整个瓜棚,“白富美”西甜瓜正陆续上市。5月20日,县优秀青年人才联谊会在九龙口成功举办,每位参加活动的青年人才收获了一份伴手礼——“白富美”西甜瓜,让在场的青年人才心动不已。
科技镇长团的“甜蜜事业”,让周边的老百姓也尝到了“甜头”。“我们基地是长陈、前庄等8个村共同打造的村集体增收项目,目前每天正常用工30~40 人左右,采收高峰期用工还要翻倍,老百姓在这里打工,一天工资80元,靠家近又不累,不仅增加村集体收入,还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徐海峰笑着说。
“镇甜二号‘白富美’西甜瓜新品种是村级发展联盟成立以来推出的第一个产品,是县科技镇长团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成果,也是我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一次创新探索。”宝塔镇组织委员曾从礼表示,下一步,该镇将坚持党建引领,围绕“村村联盟共发展,人才助力乡村兴”,充分发挥好村级发展联盟集中力量办产业的优势,全力打造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发展的样板。
如今,翻开建湖的“科创地图”,县科技镇长团成员奔赴基层、深入一线,足迹遍布四方。据统计,省第十五批科技镇长团建湖团组建以来,共走访全县14个板块800多家企业,邀请100余家科创企业来湖考察调研,对接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80余项,辅导全县企业申报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8个,帮助企业争取发展资金3000多万元,协助建成各类产业研究中心8个,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300多名。崔良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