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公司:竞逐低空经济加速“高飞”

发布日期:2024-08-07 浏览次数: [字体: ]

——写在智慧机坪新技术交流研讨会暨低空经济产业推介会召开之际

日前,记者来到江苏天一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只见L4级自动驾驶新能源特种车辆依次从车间内驶出,依靠5G室内外高精度连续定位,实时感知路况信息,完美避开所有障碍物,准确识别虚拟路口红绿灯,安全停靠到指定位置。

“智能驾驶特种车辆可实现对机场等特定场景的环境感知和图像收集,上传云端后可为道路识别提供支持,提高了车辆运行的安全性与效率,后续搭配辅助驾驶终端硬件设备将为机坪区等特定场所提供智慧交通解决方案。”公司科创中心总工程师丁延超介绍。

科创引领未来,智慧赋能民航。作为民航高端装备向数字民航转型的头部企业,天一公司深耕智能网联技术研发和产品制造,自主研发的“L4级无人驾驶装备技术+车路协同+智能调度系统”机坪区智慧交通整体解决方案填补了国内空白,引起了业内广泛关注。

机坪区智慧交通管理,是解决机场安全问题、提升效率、压降成本、强化监管最有效的手段。针对机场需求和痛点,天一公司携手华为、中国科学院达成全面合作,推动5G新基建建设,建成华为航空5G无人驾驶技术首家应用基地,建立较为完备的民航新能源大数据监管体系平台,独家建立室内外连续高精定位技术,率先实现5G与V2X技术融合、AI云端智能与车辆智能融合,为机场安全高效运行提供保障。

作为天一公司竞逐低空经济新赛道的“三驾马车”之一,智慧民航整体解决方案与民航专用装备、平安机场装备相比,起步最晚,但发展最为迅速,目前已形成民航L4级自动驾驶装备、存量装备无人驾驶线控改造、民航5G产品、民航自动驾驶试验场技术服务、机坪区智慧交通整体解决方案,为助力民航四型机场建设、民航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高质量发展思路。今年7月中旬,其智慧机场专用车辆智能网联关键技术创新联合体入选2024年度盐城市创新联合体备案试点名单。

“在民航智慧化转型方面,我们已取得52项专利。这些专利紧紧围绕新能源化、信息化和自动驾驶,牢牢占据企业第一方阵的阵营,为我们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公司董事会秘书凌维山表示,目前,我国“数字机场”每年市场需求超500亿,这对于企业来说,也将迎来巨大的发展商机。

天一公司创建于2011年,是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华为5G机场创新技术领跑者、机场5G智能新能源车辆龙头企业、民航设备领域国家标准制订参与单位之一,主要产品涵盖燃油和新能源航空食品车、旅客登机车、散装货物装载机等32款民航专用装备和智慧机场整体解决方案、平安机场装备。

研发的持续投入,让公司获得了较为领先的发展成果,部分技术路线和产品研制甚至领先民航发展规划。目前,公司拥有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200余项以及国际PTC专利10项,制订行业标准3项、国家标准6项,占民航业自动驾驶、大数据安全监管等新业态技术领域已获取发明专利数量的90%。其产品与技术陆续走进中东、中亚、中非等地区,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合作,实现了以双边价值链升级为标识的互惠共生,为稳定全球民航装备供应链贡献了积极作用。

走进整洁宽敞的生产车间,一辆14吨机场用散装货物装载机整装待发。作为民航专用装备领域的最新研发成果,该产品装载大容量电池,取消液压系统,采用电动推杆驱动,配备热管理系统、热失控报警系统,全域化升级为新能源产品,更符合绿色节能环保要求。目前,天一公司已完全具备对行业存量燃油制式车辆的“油改电”能力,是业内目前唯一承揽过该项业务的企业。全域化新能源产品既符合民航标准,也达到国家新能源汽车标准要求。

“《一种适用于低舱门飞行设备的专用服务电动车底盘》《一种民航新能源机坪车辆电池盒温控装置》,这是我们刚刚拿到的两项专利。这两项专利在全国民航领域绝无仅有,有力保证我们在民航专用装备领域技术先进性。”公司董事长马海兵介绍,正因为有了如此多民航专用装备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投入使用,天一公司延续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上半年销售额超过90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0%,在手订单翻番,预计全年销售额2.8亿元。

新技术、新系统的使用,也给产品精细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公司最大工程量的焊接工序为例,所有产品的焊接面都需要做到表面光滑、钻孔没有瑕疵,保证材质拼接时能做到无缝对接。传统的手工焊接很难做到表面光滑,需要后续进行打磨处理,耗时耗力。因此,公司投资300多万元,购置一整套一站式智能焊接设备,保证产品零缺陷,更大程度提升精细化水平,增加产品附加值。

为了打破国际“巨头”垄断地位,在平安机场装备领域,天一集聚国内外行业顶尖人才,加大研发力度,成功开发出ASD安全防撞对机系统,公司成为国内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全球第三家研制出安全防撞对机系统的企业,并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2018年5月18日,该系统取得国家工信部软件安全评测中心检测发证,得到民航局的认可和推广。

牢牢抓住“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天一公司持续“链”上发力,以“创新链”为源头,与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创造出一批专有技术和关键部件;以“产业链”为核心,联合合作伙伴,共同推出新一代民航专用装备产品,实现从“实验室”向“应用场”的无缝转场。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创新谋“高飞”的天一公司正紧紧把握发展机遇,锚定县委十五届七次全会工作要求,积极参与全县“建设江淮绿心、打造千亿之城”战略目标,助力打造建湖低空经济产业高地。“新质生产力不仅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催化剂,更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在全县大力发展低空经济产业之际,天一公司必须有新的作为,不断拿出‘拳头’产品,在激发企业新活力的同时,更多体现民族企业的实力担当,为全县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美好明天贡献智慧和力量,助力民航高质量发展。”马海兵话语坚定、信心满满。廖亮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