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20925014387605J/2025-00345 组配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建湖县信息中心 发文日期 2025-02-28
文号 主题分类 公安、安全、司法
体裁分类 报告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时效性 有效

中共建湖县恒济镇委员会 建湖县恒济镇人民政府
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县委、县政府: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恒济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按照中央、省、市、县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要求,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努力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为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现将相关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法治建设责任。一是完善工作机制。动态调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镇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法治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确保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有序推进。二是压实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带头遵守宪法法律,带头依法决策、依法办事。制定法治政府建设年度工作要点和责任清单,明确各部门法治建设任务,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三是加强考核监督。将法治建设纳入对各部门、各村(居)年度综合考核内容,建立健全法治建设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日常监督和考核评价,对工作成效显著的部门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的进行问责,充分调动各方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加强法治学习,提升依法行政能力。一是领导干部带头学。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健全完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制度,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纳入学习内容,定期组织领导干部开展集中学习、专题研讨,不断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2024年,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法治专题学习5次,领导干部撰写学法心得体会45篇。二是行政执法人员重点学。加强行政执法人员业务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等形式,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学习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强制法等法律法规和执法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执法水平。2024年,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参加各类业务培训79人次,开展执法业务考试6次。三是全体镇村干部普遍学。利用周前会、月度工作会议、党员冬训等契机,组织全体镇村干部开展常态化法律知识学习,推动镇村干部树牢法治观念,增强依法办事能力。同时,鼓励镇村干部通过自学、参加网络培训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法律知识水平。

(三)规范行政决策,提高行政决策水平。一是完善决策程序。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制定完善镇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明确重大行政决策的范围、程序和责任,规范决策流程。对涉及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重大项目、重大资金使用等决策,均严格履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决策等法定程序,确保决策科学、民主、合法。二是加强合法性审查。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聘请专业律师担任政府法律顾问,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制定、合同签订等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意见。加强对重大行政决策和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未经合法性审查或审查不通过的,不得提交集体决策。2024年,共审查重大行政决策事项9件、规范性文件2件、合同协议14件,提出法律意见和建议26条。三是强化决策执行和评估。建立健全重大行政决策执行跟踪反馈和评估机制,加强对决策执行情况的跟踪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决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定期对重大行政决策的执行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完善决策,确保决策得到有效执行。

(四)严格规范执法,提升行政执法效能。一是深化综合执法改革。按照上级关于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部署要求,整合镇域内行政执法资源,组建综合行政执法局,集中行使相关领域的行政执法权,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加强综合行政执法局规范化建设,完善执法制度,规范执法流程,提高执法效率。二是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通过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等平台,及时向社会公开行政执法主体、执法依据、执法程序、执法结果等信息,接受社会监督。严格落实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要求行政执法人员通过文字、音像等方式,对执法行为进行全过程记录,实现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全面推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明确法制审核机构和审核人员,规范法制审核程序和标准,确保重大执法决定合法有效。三是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建立健全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加强对行政执法行为的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定期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活动,对行政执法案卷进行全面检查和点评,及时发现和纠正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监督管理,严肃查处执法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行为,确保行政执法公正、规范、文明。

(五)加强法治宣传,营造良好法治氛围。一是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制定“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清单,明确各部门普法职责和任务,推动各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实现执法与普法有机结合。各行政执法部门结合自身职能,利用“3·15”消费者权益日、“4·15”国家安全日、“6·26”国际禁毒日、“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向群众普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二是创新法治宣传形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法治宣传教育渠道,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发布法治资讯、案例解读、普法视频等内容,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结合农村实际,开展“法律进农村”活动,组织法律明白人、普法志愿者深入村组、农户,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法律讲座、提供法律咨询等方式,面对面为群众开展法治宣传服务,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三是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积极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在集镇和各村(居)建设法治文化广场、法治宣传栏等法治文化阵地,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开展法治文化活动,通过举办法治文艺演出、法治知识竞赛等形式,将法治文化融入群众日常生活,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教育。

(六)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一是加强人民调解工作。打造恒济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健全完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加强镇、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充实人民调解员队伍,提高人民调解员业务能力。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定期组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及时发现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2024年,全镇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矛盾纠纷357件,调解成功率达98%。二是配强公共法律服力量。聘请一名律师、两名法律工作者作为政府法律顾问,审核把关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各项重大决策,认真做好风险评估、法律文书审核、矛盾纠纷的协调等工作。配全村(居)法律顾问,设立顾问工作室,定期开展现场法律咨询服务、法治宣传讲座等活动。全年村居法律顾问参与人民调解41起,协助困难居民申请法律援助19起。三是推进信访法治化建设。严格落实《信访工作条例》,紧紧围绕“权责明、底数清、依法办、秩序好、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增强程序规范意识,强化法治信访宣传,积极引导群众通过合理渠道表达自身诉求。同时,注重网上信访工作,及时受理办理群众来信来访,不断提升信访基础业务规范化水平,扎实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

 二、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2024年,恒济镇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少数干部法治意识还不够强。相关部门和村(居)少数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二是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个别执法程序不够严谨、执法文书不够规范等问题仍然存在;三是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不够强。部分群众的法律意识淡薄,法治观念有待进一步增强;四是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还不够完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够紧密,化解矛盾纠纷的合力还需进一步加强。

三、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进一步强化法治意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宣传贯彻,将其作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推动领导干部和全体镇村干部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不断增强法治意识,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提升行政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执法水平。

(二)进一步规范行政决策,提高行政决策质量。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加强对决策事项的合法性审查和风险评估,确保决策科学、民主、合法。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的作用,为政府决策提供更加专业、全面的法律咨询和法律意见。加强对决策执行情况的跟踪监督和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决策,确保决策得到有效执行。

(三)进一步严格规范执法,提升行政执法效能。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完善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加强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规范化水平。持续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强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执法违法行为,确保行政执法公正、规范、文明。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等制度,防止有案不移、有案难移、以罚代刑等问题发生。

(四)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营造浓厚法治氛围。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创新法治宣传形式和内容,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持续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推动各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丰富法治文化活动,打造具有恒济特色的法治文化品牌,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五)进一步完善化解机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及时发现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提高行政复议办案质量和行政诉讼应对能力。推进信访法治化建设,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维护正常的信访秩序和社会秩序。



中共建湖县恒济镇委员会

建湖县恒济镇人民政府 

2025年2月28日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