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市油菜秋播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2025年我市油菜夏收成绩亮眼,在长期干旱、蚜虫多发等不利条件下,依然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其中直播油菜单产更是拿下全国冬油菜“三连冠”。为保障来年油菜稳产增收,2025年秋播期间,各地须严格落实精细整地、精选品种、精量播种、精确施肥、精准综防五项关键技术措施。
一、精细整地
秋熟作物收获后,需先完成秸秆离田或粉碎还田作业,随后及时耕翻埋茬。耕翻深度需≥20厘米,且土壤水分含量要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70%,同时精细整地,确保田面平整、上虚下实、表土细碎。
播种后要及时开挖田间一套沟,实现围沟、腰沟、厢沟三沟配套,保证沟沟相通,做到旱能灌、涝能排。若遇秋季连阴雨天气,须提前开沟爽水,确保土壤墒情适宜播栽,避免出现烂耕烂种或僵苗不发的情况。
二、精选品种
秉持粮油周年高产理念,科学选配油菜品种,推动油菜与水稻等秋熟作物轮作,合理衔接茬口,构建适宜的粮油周年种植模式。
(一)、早播场景:可选择盐油杂7号、秦优10号等中晚熟高产品种,同时示范种植宁杂182、苏R001。
(二)、迟播场景:宜选用沣油737、中油杂501、宁杂811等早中熟、耐迟播的高产稳产品种。
(三)、大面积种植:可选用浙杂903、德核杂油8号等品种。
(四)、播种前需将种子晒种2~3天,杀灭种子表面病菌,提升种子活力。建议采用噻虫嗪类型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预防根腐病、霜霉病及菜青虫、蚜虫等苗期病虫害。
三、精量播种
(一)、时间要求:常规育苗移栽油菜需在9月25日前播种育苗,10月底至11月初完成移栽;直播油菜应在9月底至10月20日前抢早播种,保障油菜冬前有效生长,培育壮苗越冬。若茬口过迟,可根据迟播天数,将种植方式改为移栽油菜、春播油菜,或改种小麦。
(二)、播种方式:精细整地后,采用油菜精量播种机播种。直播油菜每亩播种量200~300克,每亩成苗20000~30000株,晚播或土壤肥力较差的田块需适当提高播种量;移栽油菜每亩一般种植6000~8000株,早旱茬油菜可降至每亩5000株左右,晚茬油菜需适当提高移栽密度,可采用“一穴双株”或“一穴多株”的方式移栽,提升移栽效率。
(三)、细节把控:直播油菜采用机械条播时,播深需控制在1~2厘米,严格把控播种速度,保持匀速播种,避免漏播、重播、错行。若秋播期间降雨偏少、墒情不足,播种机需加装镇压轮,播后压实提墒,助力油菜扎根壮苗,增强抗寒能力。采用无人机飞播时,需在无雨、无风或风小的天气进行,适当加大播种量,调试好排种速度、飞行速度和飞行路线,确保落籽均匀。播种后要立即开沟抛土,将沟土抛撒到畦面,均匀盖籽,防止种子外露。
四、精确施肥
遵循“施足基肥,分类追施苗肥、薹花肥”的原则,基肥可每亩撒施45%三元复合肥25~30公斤、尿素5~10公斤、硼肥0.5公斤,推荐使用油菜专用配方肥或缓释肥,减少施肥次数,提高肥料利用率。基肥中氮肥、钾肥用量需占一生总用量(每亩分别为16~18公斤、6~8公斤)的50%~60%,磷肥(每亩3~5公斤)则一次性基施。
苗肥需根据苗情分类追施1~2次,可在雨前每亩追施10公斤左右的尿素,促进油菜平衡生长。苗肥宜在11月中、下旬施用,避免施用过迟导致油菜抗寒性减弱。
五、精准综防
播后芽前,若土壤墒情适宜,需合理选择除草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降低田间杂草基数。若播种时未进行封闭除草或除草效果不佳、杂草数量达标的田块,须在油菜苗期4~5叶期选择合适的茎叶除草剂补除一次。
暖冬季节要做好防虫工作,在油菜4~5叶期,喷施适量多效唑或烯效唑进行化控,促进菜苗矮壮,确保安全过冬。低温寒潮天气来临前一周,需喷施磷酸二氢钾水溶液、碧护、二氢卟吩铁、新美洲星等植物生长促进剂,提高油菜抗冻性,助力其在寒潮后恢复生长。(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处、市粮油站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