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按照“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总要求,紧密结合退役军人工作实际,注重体现军的特色,着力抓好“三个红色”,不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取得明显成效。
学深悟透“红色教材”。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全县退役军人系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及时成立局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切实加强领导。利用局党组中心组学习日、各支部“主题党日”、党员干部集体学习日,认真学习研读《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中国共产党简史》等红色教材,并将学习党史与学习军史、退役军人工作发展史有机结合起来。采取领导干部领学、个人业余自学、每周交流心得互学、每月督查考学等多种形式,让学习教育“动”起来、“活”起来,引导党员干部在学深悟透原著、坚定理想信念、升华精神境界上下功夫,不断增强党员干部对党和军队的历史、党的思想理论、党的精神谱系的理解与把握,从而进一步增强听党话、跟党走,做好新时期退役军人工作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和责任担当。
精心打造“红色阵地”。按照“四有一好”(有阵地、有墓、有碑、有亭、周边环境好)的要求,规划改造提升烈士纪念设施,着力将1个县级、8个镇级烈士陵园培育成有特色、有深度的“红色阵地”,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奠定坚实基础。立足县烈士陵园(华中鲁艺烈士陵园)和秉文、东平、左右、白果、天美等5个烈士命名村为党性教育基地,设立现场党史学习教育点,组织全县退役军人系统党员干部进行祭扫学习,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将“红色文化”融为党史学习教育的“主打色”。运用“塘河讲坛”阵地,组织发动全县退役军人系统按照“五有”(有机构、有人员、有编制、有经费、有保障)标准,进一步推进退役军人三级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目前,全县14个镇(街道)、248个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已全部建成高效运转的“红色服务站”,服务退役军人的最后“一公里”已经打通。
积极开展“红色服务”。将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放到为民服务、为“兵”办实事上。热忱为前来祭扫、参观华中鲁艺烈士陵园的县内外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提供英烈事迹讲解等服务,共接待和讲解服务80多批、5000多人次。充分利用本县红色资源丰富的优势,组织专人收集、编写了《建湖境内第一个党小组组长仇一民》《戏剧界的青年翘楚许晴》《勇敢坚贞的革命英雄申德辉》等一批经典“红色故事”,在本部门、本系统先讲先学的同时,报送县委组织部,供全县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使用。局领导班子成员、局机关各科室和各服务中心(站)工作人员坚持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宣传解读政策、沟通交流思想、化解矛盾纠纷、帮扶困难退役军人,千方百计协调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问题。将看得见的尊崇、摸得着的荣光送到军人军属和退役军人家中。学习教育活动期间,新发送悬挂“光荣之家”牌匾1033面,敲锣打鼓送达二等功立功喜报4户、三等功立功喜报36户,极大地增强了军人军属和退役军人的光荣感、幸福感、获得感,激发了全县青年参军报国、建功军营的热情。深入开展走访慰问送温暖活动。重点走访慰问烈士家属、功臣模范、伤残军人、边海防官兵等重点优抚对象,送上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采取线上线下招聘、主动登门摸排、协调对接相关企业,提供就业岗位2000多个,使65名有就业意愿的退役士兵找到了心仪的工作岗位。蒋悦 彭明慧 游本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