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水利建设新突破

发布日期:2021-08-19 浏览次数: [字体: ]

——访县水利局局长刘锋

“县第十五次党代会,明确了未来我县五年发展新目标、新任务,为我们做好今后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水利部门,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四大战略’‘五大高地’,全力做好部门工作,实现水利建设新突破。”县水利局局长刘锋满怀信心地表示。

实现防洪保安新突破。防洪保安作为第一要务。从2月中旬开始,县水利局按照“查严、查细、查实”要求,对各类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开展拉网式排查。在各地自查的基础上,由局主要领导带队,组成8个督查组,深入实地督查防汛隐患整改情况,5月10日前防汛隐患全部整改到位。修订完善防洪、抗旱、防台、供水等6个预案。编制《建湖县城超标准洪水预案》《建湖县滞洪圩区应急预案》。争取省补资金,建成视频会商系统。实行快速反应,及时化解台风、强降雨灾害风险,确保全县安全度汛。与此同时,从6月1日起,严格执行24小时防汛值班带班制度,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情况。在全县14个镇(街道、区)形成众志成城、齐抓共管的防洪体系,确保安全度汛。

实现水利精品工程建设新突破。近年来,先后组织实施了射阳河整治、西塘河整治、洼地治理以及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千亿斤粮田、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农村河道疏浚、村庄河塘整治、圩堤达标建设、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维修养护、供水安全提升等12项水利工程项目。疏浚整治河道1921条、2645公里、3055万方,新建改造病险闸站537座,建设高效节水管道灌溉面积1.58万亩。从2017年起,县财政连续3年安排奖补资金共1350万元,加修不达标圩堤224.2公里。连续实施4期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项目,总投资达2.7亿元。

推进河湖长制建设新突破。制订新办法、落实新举措,确保河湖长制落实到位。落实专项资金加强河道长效管护,县级财政每年安排骨干河道长效管护资金250万元,每年争取省级补助资金180万元,实行以奖代补。公开招标落实保洁单位,加强黄沙港上游漂浮物定点拦截打捞工作,实行河道常态化保洁,确保水面整洁。启动城东生态清洁小流域河道整治和九龙口镇农村河道生态治理整镇推进。每个行政村治理1条村级河道,完成村庄河道整治227条。

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新突破。坚持绿色发展,去年建成省级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评为优秀等次。创建省水美乡镇1个、水美乡村17个,处于全市领先地位。把生态河道建设作为改善农村水环境的重要抓手,按照《生态河道提升工程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9年重点打造生态河道44条,同时对旅游公路331省道沿线两侧22条河道实施了生态提升。2020年,33条生态河道建设已经完成,并通过市级评估。今年建设生态河道23条,截至目前,河道疏浚已基本完成。年底前,全县建成生态河道100条。全县生态水利多姿多彩,水清岸绿,景色宜人,成为水乡绿色屏障。

推进水利行业监管新突破。累计创建省、市、县节水型载体58家,水利局建成节水型机关。执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2020年全年用水量4.76亿立方米,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83.3立方米,比“十二五”末下降40%,得到市水利局充分肯定。西塘河、戛粮河2个水源地建成智能化、园林式取水口,全部通过省级验收。大运河、西塘河、戛粮河等3个水源地与城南、上冈2个水厂并网连通,城乡供水不断优化,确保了全县安全供水、优质供水。先后封填深井133眼,2020年封填深井27眼,在全市率先完成地下水压采目标,市水利局专门在我县召开现场会。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