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19日在浙江淳安召开的首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千岛湖大会上,我县被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授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城市实践基地”。
本次大会以“共话绿水青山,共谋绿色发展”为主题,邀请了专家学者、政府代表和行业代表共同探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重要现实意义与实现路径,交流互鉴先进经验、聚力打造美好生活,共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具体实践。
近年来,建湖县作为江淮生态经济区核心板块,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持“生态品牌化”战略,创成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成功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科技创新百强县、绿色发展百强县行列。我县基于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积极探索具有建湖特色的“两山”转化路径,着力提升生态产品供给和绿色发展水平,初步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崭新画卷。
一、积极探索“生态修复+”,走出生态品牌建设新路径
一是生态修复加非遗,九龙焕发新活力。坚持“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合力利用、持续发展”原则,持续稳步推进以自然恢复为主的九龙口湿地生态修复,九龙口现有生态湿地植被3000多公顷、植物104种、鸟类160余种,东方白鹳、震旦雅雀等珍稀鸟类频现建湖。同时,结合淮剧杂剧文化遗产挖掘和保护传承,做足生态文旅融合发展文章,唤活“村在荡中,荡在村中”淮剧小镇,带动村民年增收2亿元,让优美的自然生态底色转换成靓丽的生态富民颜色。二是废弃窑厂变公园,双湖呈现新姿态。全面统筹生态生产生活空间,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充分利用废弃窑厂及周边2000多亩土地开展生态修复,变废为宝,打造苏北最大城市生态公园“双湖公园”,并逐步演化为建湖县城“中央公园”,成为“城市绿肺”,为地区发展装上了强有力的生态引擎。
二、试点推广“生态农业+”,注入生态农业发展新动力
一是“全域治理+稻田种养”,打造现代农业高地。建湖高作镇率先实施江苏省首批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不断提升耕地治理和效益,重塑苏北水乡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大力推行生态循环种养“稻虾轮作”模式,全力打造万亩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基地,不断丰富“遇建湖鲜”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全域推进“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村书记带头领办村集体经营项目,高效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探索形成建湖“两山”转化机制。二是 “生态养殖+水产观光”,打造现代渔业基地。建湖恒济镇聚焦做特水产,革新传统养殖理念,以生态为底,建成全国面积最大的池塘循环水生态养殖基地,打造集设施渔业养殖、娱乐休闲观光、水产品深加工及销售于一体的现代渔业特色项目。
三、全力打造“光伏产业+”,构建生态产业集聚新格局
一是大力培育光伏产业集群,先后引进悦阳组件、润阳光伏、高测硅片等一批重点产业链项目,逐步形成以光伏产业为主的百亿元特色主导生态工业产业链。二是全面推进光伏综合应用,整县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项目,积极探索多种分布式光伏应用场景,“光伏+污水处理”“光伏+新型社区”“渔光互补”等一批示范项目落地生根,成为全国首批屋顶分布式光伏整县开发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