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好民生“同心圆” 汇聚发展“向心力”

发布日期:2024-11-27 来源:建湖日报 浏览次数: [字体: ]

图为丽都华庭小区,车辆整齐停放在改造后的停车位上。边丽 摄

民生温暖民心,民生凝聚人心。进入四季度,随着我县各项民生实事工程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今年,全县共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10个,主要涉及教育卫生、一老一幼、住房保障、交通出行、社会治安等领域。截至目前,已竣工8个,累计完成投资3.76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96.82%。

交通先行,铺就发展“幸福路”

路通百业兴,道顺民心畅。

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交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生活,承载着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钟庄街道范墩村钟范线升级后,于今年6月正式通车,南北贯穿5个村,成为群众出行的一条重要通道;芦沟镇徐沟村境内芦徐线改造前部分路面狭窄,道路破损,给群众出行带来不便;高作镇永建线按照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60公里/小时,建成后路面宽度为9米……

告别破旧的水泥路,通上宽敞的柏油马路,一条条农路提档升级,改善了群众出行环境,也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据了解,我县今年涉及交通领域的提升优化城乡交通项目总投资约6568 万元。截至目前,27座危桥改造任务、22.1公里农路改造已全部完成。

“2025年,全县计划继续实施危桥改造34座,农村公路提档升级30余公里,以扎扎实实、踏踏实实的工作,把‘民生账单’变为百姓‘幸福清单’。”县交通运输局局长沈中顺介绍。

住有宜居,打造生活“舒适圈”

“吃住行”是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也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我县聚焦群众急难愁盼,花大力气、下真功夫,一着不让推进宜居工作,让广大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老旧小区连着民生福祉。走进近湖街道太平新村南区,改造后的路面平整干净、人来人往。去年,我县在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重点对县城14个老旧小区实施综合改造。今年,清华苑、冠华苑、顾舍小区等5个老旧小区的外墙刷新、屋面防水、道路施工等改造已完成。“小区地面更平整,整体环境更优美,我们生活得更舒心。”冠华苑居民陆正标很是高兴。

同时,面对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我县坚持问题导向,下足“绣花功夫”,推动停车顽疾做“减法”、日常管理做“加法”,多措并举缓解群众停车难问题。

日前,记者走进丽都华庭小区,新改造的停车位焕然一新。居民张明华告诉记者,改造后的小区,停车位增多,不仅缓解了停车难问题,也避免了停车不安全事故的发生,给群众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

精准服务,守护最美“夕阳红”

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始终是县委、县政府牵挂的大事。我县持续做实养老保障和为老服务工作,让老年人不离家、不离村便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养老服务。

高作镇幸福家园康养社区内,老人们聚集在一起,有的看电视、有的健身、有的打牌,现场一片欢声笑语。该社区居住的群体主要是无保、低保、低收入、残疾人等特殊农村老年人。为解决这些老年人就餐难、没有休闲活动场所等问题,我县通过设立养老互助睦邻点和长者幸福食堂,让社区老年人得以享受助餐、助浴、健康咨询及社交互助等多项服务。

“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很好。我们老年人在一起吃饭,热热闹闹、说说笑笑,很开心。”幸福家园康养社区老人马益常说。

为做好特殊老年人安全保障工作,我县以农村老年人生活、安全为切入点,不断夯实居家养老服务基础,持续为困难、高龄等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助医等上门服务,为近3000名困难独居老人家庭安装一键呼叫和烟雾报警装置,提升农村老人居家养老的幸福指数和安全指数。

“目前,全县共建有养老服务点253个,惠及10万余名老年人。”县民政局副局长接道云介绍,将不断加密农村养老服务点布局,大力推广智慧养老,实现养老服务“指尖办”“掌上办”,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米”。

“公交站台换新,城乡公交班次增多,老百姓出行更方便。”“一边吃饭,一边拉家常,长者幸福食堂的开办让老年人就餐更安心。”“家门口看名医,普通老百姓也享受到了优质的医疗资源”……

发展中看民生。如今,我县一个个温暖的民生故事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推进发展成果就在身边。高婷婷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