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县总工会强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通过“三个强化”,为产业工人搭建成长平台,用实际行动唱响新时代打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的“好声音”。
强化思想引领,提升政治认同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深化创新职工思想引领教育活动,让职工思想政治引领更“鲜活”。不断深化“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开展职工优秀文艺节目展演、职工书画大赛、职工主题演讲、“‘阅读蕴匠心,职工沁书香’‘踏红色足迹,传红色基因’”全民阅读、职工乒乓球电视大赛等群众性文体活动,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活跃职工,提高广大职工整体精神风貌。充分发挥劳模工匠、最美一线职工等先进典型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召开全县庆“五一”劳模工匠先进代表表扬会、座谈会,开展县“最美快递员”评选活动,让广大职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组建劳模先进为代表的宣讲团,开展“劳模工匠进企业”“劳模工匠进校园”“双进”宣传宣讲活动20余场次,营造学习先进的良好氛围。
强化产教融合,提升工作获得感。以职业院校、重点企业为依托,构建“工会+企业+学校”三位一体产教融合体系,形成工会组织、参与高校、教育机构、职工学员之间的良性互动。聚焦培育壮大工匠型产业工人队伍,联合建湖中专按照“1+N”模式(1个学校总部、N个教学实训基地)成立“建湖工匠学院”,为产业工人搭建实体化、系统化、长效化学习平台。建立建湖工匠学院师资库,吸纳劳模、工匠、高技能人才兼职导师50余人,成立企业、职业院校、行业协会等教学实训基地,创建省级现代化实训基地2个、现代化专业群3个、优质专业2个,建成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1家。建立新型学徒制度,指导开展共建“冠名班”“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等产教融合项目,新入职职工与劳模工匠等老职工建立新型学徒关系,把教学课堂搬进生产现场,从思想素质、职业精神、业务等方面做好传帮带,助力技能人才快速成长成才。
强化创新创效,提升职业成就感。实施“改善即创新”职工创新创效工程,依托建湖中专等职工创新创效实践基地,推出技术指导、成果展示推介和应用转化等服务,引导职工针对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激发创新创效潜能,形成一批原创性成果。今年培育39个创新成果,上报7个“五小”创新成果项目,申报的《一种运用于集成电路智造的无人运载机器人(V1.0)》作为盐城市唯一入选展品入选长三角地区职工科技创新成果展。实施职工技能提升行动,围绕建湖三大主导产业和六条重点产业链,每年组织10余场次共18个项目县级技术技能竞赛,引导镇(街道、区)以上工会举办技能竞赛40余场,带动企业工会自主开展“微竞赛”200余场,以赛促学赋能产业工人成长成才。开办“工会微课堂”,将产业工人技能提升课程纳入微课堂中,每年举办包括茶艺师、家政服务、电子商务等7个工种的培训班7期,培训练兵辐射职工1600余人(次),有效推动职工创新需求与创新资源的精准对接。
陈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