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防协同融合,守护百姓“健康梦”

发布日期:2025-10-16 来源:建湖日报 浏览次数: [字体: ]

我县以国家试点为契机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我县以成功入选国家传染病防控医防协同医防融合试点单位为重要契机,牢固树立“大疾控、大卫生、大健康”工作理念,通过强化顶层设计、精准破解难题、深化改革创新,全力推进全县医防协同融合高质量发展,持续筑牢公共卫生安全防线,稳步推动卫生健康事业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在县妇幼保健院成人接种门诊,61岁的市民孙长荣正有序接种带状疱疹疫苗。这一疫苗接种,源自门诊医生结合他健康状况“开具”的疫苗处方,是我县医防融合服务的生动实践。他说:“现在看病、打预防针能一次性完成,不用多跑路,这样的服务特别贴心方便。”孙长荣的就医体验,得益于我县试点推行的“成人预防接种健康处方”机制。目前,全县已有4家医疗单位在医院信息系统(HIS)中嵌入6种疫苗的健康教育处方模块。临床医生接诊时,可结合患者年龄、基础疾病、既往病史等情况,科学评估疫苗接种需求,精准提供接种建议,真正实现“医中有防、防中有医”服务闭环。

聚焦外伤患者破伤风免疫预防需求,我县积极推动疾控中心与医疗机构创新协同,对照《非新生儿破伤风诊疗规范(2024 年版)》要求,在县人民医院率先设立破伤风预防处置门诊,优化外伤后破伤风预防处置流程,全力降低破伤风感染风险,为群众健康筑牢安全屏障。2025年4月,县人民医院破伤风医防协同门诊正式建成开诊。该门诊以外伤急诊处置多学科协作为核心,搭建医防融合创新平台,全面规范非新生儿破伤风诊疗行为,构建“暴露风险评估——伤口规范处理——及早预防干预”一站式服务体系,为患者提供分级处置与精准免疫方案。自开诊以来,已为1500余名外伤就诊患者提供破伤风疫苗接种服务;今年1~8月,全县医疗机构累计提供破伤风疫苗接种服务3679针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30.51%,医防协同成效显著。

“传染病防控医防协同医防融合”绝非一句口号,而是我县推进健康服务模式系统性变革的重要举措。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将其纳入全县高质量发展重点内容,列为2025年重点改革事项。县政府牵头出台试点实施方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扎实推进疾控体系改革,将县疾控中心与卫生监督所合并,实现“执法+疾控”深度融合,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效能。今年,县疾控中心一次性招聘14名预防医学专业人才,为公共卫生事业改革创新注入专业力量,夯实人才支撑。

如何推动医疗与预防真正“融”入一体?我县探索形成“请进来、走出去、自己闯”的工作思路,既借鉴外部先进经验,又立足本地实际创新实践。经过充分调研研讨,我县确立 “五创新五突破”工作思路,通过创新感染科“双师”坐诊模式、病原微生物协同检测机制、公共卫生科同质化建设路径、临床医生开具疫苗处方制度、应急协同处置流程,在医防融合关键环节实现突破。在县第三人民医院,重点推进精神病与结核病医防融合工作,提升特殊疾病防控水平;在全县各医疗机构全面推行传染病防控“多问一句话”工作制度,织密传染病防控网络。

与此同时,我县加强多部门协作,凝聚医防融合工作合力。县卫健委联合县慈善总会,对全县治愈的丙型病毒性肝炎和肺结核患者开展救助,累计救助77例丙肝患者、2例肺结核患者,发放救助资金24万元,既有效减轻患者医疗负担,又提高全县丙肝治疗率。县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公安局、民政局等部门密切配合,联合开展布鲁氏菌病防控、狂犬病防治、艾滋病溯源及患者救助等工作,健全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共同筑牢公共卫生安全防线。

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从“单打独斗”向“联防联控”升级。我县通过制度创新、服务整合、流程再造,将“医防协同、医防融合”从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这一改革不仅显著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效率,更让老百姓切实享受到更连续、更精准、更具温度的健康服务,为实现全民健康目标奠定坚实基础。蒋睿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