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近日,我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急诊科等多学科团队通力协作,成功救治一例暴发性心肌炎合并心源性休克的危重症患者。此次成功救治,不仅为重症患者开辟了新的希望之路,也标志着我县人民医院在急危重症患者的综合医疗救治方面取得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69岁万奶奶(化名)因“心悸”急诊入院,短时间内病情急剧恶化,血压骤降、意识模糊,引发多脏器功能衰竭,考虑为暴发性心肌炎,生命岌岌可危。暴发性心肌炎被称为“心血管领域的重症杀手”,急性起病,死亡率高,而患者心脏功能已濒临崩溃,传统治疗手段难以维持生命体征,生死悬于一线。
面对危急情况,医院迅速启动多学科联合救治,重症医学科团队当机立断,决定实施VA-ECMO(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治疗,为患者衰竭的心脏按下“暂停键”,争取宝贵的修复时间。
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一项为重症患者提供持续体外呼吸与循环支持的医疗急救技术。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设备暂时替代人体心脏和肺的部分功能,让严重受损的心、肺得到休息和恢复,为危重症抢救赢得宝贵时间。
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严重心脏衰竭、严重心律失常、暴发性心肌炎、急性严重呼吸功能衰竭和各种严重威胁呼吸循环功能的患者等。
与家属充分沟通同意后,重症医学科迅速准备,紧密配合,严格把控每一关键环节,顺利完成穿刺置管、管路预充、循环建立等关键步骤,建立人工心肺通路,随着暗红色的血液引出,经过膜肺氧合后鲜红色的血液进入体内,万奶奶的血氧及循环迅速得到改善,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战斗,我们赢得了宝贵的先机。
ECMO上机成功才是救治的第一步,后续能否成功脱机则更为关键。接下来的日子里,重症医学科团队联合心血管内科,24小时不间断监护,紧盯ECMO、呼吸机等生命支持设备的运行情况,密切关注患者的每一个细微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精准控制液体平衡、抗感染治疗,并通过床旁超声、血流动力学监测等手段动态评估心脏功能。
经历5天的ECMO心肺转流,万奶奶的心功能明显改善,各项指标逐渐好转,多学科会诊后成功撤机,转入心血管内科病房巩固治疗并顺利出院。多学科协作如同一张紧密的“生命之网”,将患者从死亡边缘拉回。
这场与死神赛跑的胜利,既挽救了一个生命,也是对我县人民医院急危重症救治能力的一次很好检验。
未来,我县人民医院将继续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急诊急救的人才储备、技术培训以及应急体系建设等方面下实功、求突破、见实效,加强科室之间的配合与协作,进一步提高急危重症的救治能力和水平,为重症患者救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