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世界候鸟日”当天,县供电公司护线爱鸟志愿者戴旗扬和荀顺操控无人机,对九龙口镇梅苏村境内的500千伏上盐线铁塔上的东方白鹳巢穴展开巡查,密切关注幼鸟生长情况及线路运行安全。
2015年,首对东方白鹳在梅苏村输电铁塔上筑巢并成功孵化3只幼鸟,由此开启了该公司志愿者与珍稀候鸟的十年共生缘。“我们观察东方白鹳习性、请教鸟类专家,将护线爱鸟纳入日常巡检工作。”该公司志愿者荀顺介绍,今年志愿者小队已在沿河镇、颜单镇、高作镇等6个镇域监测到33只东方白鹳栖息。
为平衡电网安全与鸟类保护,该公司从10个基层供电所选拔30人组成6支志愿小队,保障东方白鹳安全“落户”,保护辖区鸟儿安全。每年从3月开始,6个小队在东方白鹳孵化期开展常态化巡查,以避免鸟儿在危险点驻足,也降低因鸟粪腐蚀造成的线路跳闸风险,让鸟与电网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18年夏天那个台风夜的救援最难忘。”梅苏村村民季正昌指着不远处荷藕田旁的铁塔回忆,当时一只幼鹳被大风吹落翅膀受伤,志愿者荀顺携带医药箱紧急赶来,与村民共同包扎救治,用小鱼小虾喂养一周。放飞当日,羽翼初丰的东方白鹳在众人头顶盘旋三圈后返回鸟巢。这一幕让当地群众深受触动,爱鸟护鸟意识显著提升,不少村民主动加入护鸟行动。
以此为契机,该公司志愿者小队走进九龙口镇中心小学等校园开展科普课,讲述东方白鹳与电网的共生故事,通过“小手拉大手”扩大生态保护影响力;在田间地头、村头巷尾和农村集市,宣传《江苏省电力条例》等保护法规,带动群众自觉加入护线爱鸟行列。
数据显示,我县辖区内东方白鹳栖息地从最初1处扩展至11处,每一处该公司志愿者都安装了爱鸟提示牌,居民通过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即可了解东方白鹳的特征、习性和保护知识。
十年守护让输电铁塔变身“鸟类驿站”,东方白鹳栖息种群在水乡建湖稳定扩大,人鸟共居成当地生态常态。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