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岁月雕琢的璀璨明珠,沉淀着历史的记忆;旅游,则是时代挥洒的彩墨,演绎着当下的缤纷鲜活。文与旅相伴,旅因文而兴,近年来,建湖以文化为底色、创新为笔触,绘就了一幅“热力值”火爆的文旅画卷。
今年“五一”假期,全县接待游客74.88万人次,同比增长10.7%。在新质生产力驱动下,我县旅游景区加速科技与文旅深度融合,以智慧化、沉浸式体验重塑 “五一”假期旅游新形态。淮剧小镇化身科技戏台,机器人演员与梨园名家同台献艺、默契共舞,机器人成为淮剧“新角儿” 、游客“新宠 ”,吸引央视《新闻联播》《中国新闻》《新闻直播间》等栏目以及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
科技赋能文旅场景不断上新,通过人工智能、全息影像、增强现实等软硬件技术,沉浸式体验新空间、新场景、新业态滚动升级。在九龙口景区,游客不仅能邂逅智能机器人,还能偶遇智能机器狗穿梭在街头巷尾,扫码共享无人机航拍极速成片,戴上VR眼镜畅享“穿越时空之旅”。景区打破传统“走马观花”式游览,“传统文化+现代科技”解锁文旅场景新体验。“没想到这么有意思,颠覆了我对非遗文化的传统印象,感觉古老的非遗文化正以更新潮的方式走进现代生活。”来自杭州的游客张安晨兴奋地说。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原来姹紫嫣红开遍……”承载悠久淮剧记忆的沙庄古戏台,被童声戏韵唤醒。“五一”期间,第29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江苏选拔展演在建湖成功举办,来自江苏各大戏剧学校、剧团的学子,还有怀揣戏曲梦想的少年选手,纷纷登上舞台,非遗传承的星火,在灵龙水乡迸发璀璨光芒。3天,5个组别,300多名选手,35万+人次线上围观,各媒体平台累计发布文字或视频新闻稿超50篇。在传统戏曲的铿锵锣鼓中,在每一寸浸润戏韵的淮剧小镇风景中,古老艺术生生不息的希望之光精彩绽放。
湖垛家乡宴摆开长卷,游客被美味挑花了眼,在九龙口的美食与美景里欢聚;淮剧名家水袖轻扬,梨园清风滋润心田,台上台下在淮剧的天地里同频呼吸;千架无人机点亮水乡夜空,精彩演绎有文有景更有“戏”……一批文化体验、潮玩文创、特色民宿等业态,让文旅“流量”变消费“增量”,各色文化活动不断破圈,吸引游客纷至沓来,多元业态交织共鸣,奏响了传统与潮流精彩碰撞的交响曲。
旅游因文化底蕴而厚重,文化借旅游载体而鲜活。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在文旅融合的征程中,我县正以坚定的步伐、创新的思维,不断书写文旅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让千年古韵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李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