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正炎:用镜头诠释生态之美

发布日期:2025-05-21 来源:建湖日报 浏览次数: [字体: ]

在我县,有一位人们熟悉的爱鸟志愿者,他从拍摄鸟儿到宣传鸟儿,成为鸟儿的守护者;他第一个发现小天鹅在建湖栖息越冬,积极为生态水乡代言;他举办个人小天鹅主题摄影作品展,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爱鸟护鸟行动中来……

这位爱鸟志愿者,就是江苏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退休干部徐正炎。

一位鸟儿的专职摄影师

徐正炎今年77岁,退休前,曾在部队、机关、乡镇任职。退休后,他与一群老友在老年大学学习摄影,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痴迷上了这门“光影艺术”。

建湖地处苏北里下河地区腹部,境内湖、荡、河、渠,星罗棋布;湿地、平原、林网、田园,风情各异,素有“水乡明珠”美誉。特别是西部湖荡湿地宽阔,是全球“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通道上的重要枢纽。每年都有大量的候鸟来此栖息、越冬、繁殖……在学习摄影艺术过程中,徐正炎始终关注水乡生态环境建设,将相机镜头对准这里栖息繁衍的鸟儿。

为拍好鸟儿,徐正炎放弃休息时间,经常早出晚归,背着相机奔波于湖荡湿地、养殖塘口、空旷田野、茂密林地,记录鸟类迁徙、栖息、繁衍的自然之美。震旦鸦雀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鸟种,在地球上已有4.5亿年历史,是鸟类中的“活化石”,有“鸟中大熊猫”之称。由于非常稀少,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震旦鸦雀头圆、嘴厚、没脖子,生活空间仅限于芦苇荡中,主要取食芦苇丛中的昆虫。拍摄震旦鸦雀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因为它们体型小,飞行速度快,喜欢在芦苇秆上跳来跳去。2018年春天,徐正炎深入九龙口国家湿地公园,在芦苇中蹲守半个多月时间,终于拍摄到震旦鸦雀落在芦苇丛中的精美画面。为此,徐正炎既骄傲又兴奋,多日的辛苦揭开了震旦鸦雀神秘的面纱,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个鸟中国宝。

徐正炎对拍摄鸟儿情有独钟,一拍就是近十年时间。他先后拍摄了30多种、2万余张珍贵的鸟类照片,很多照片收录到《建湖鸟类资源图鉴》一书,多幅摄影作品在各级报纸、杂志上刊登,部分作品还在省内外摄影大赛上斩获大奖。2019年,徐正炎拍摄的《凤鸣九霄》作品,在第23届江苏省摄影艺术展览中被评为艺术类收藏作品。

一群小天鹅的奇妙邂逅

今年年初,超1400只小天鹅在建湖栖息越冬,如此大规模的小天鹅群体迁徙到建湖在全省罕见。徐正炎是拍摄这群小天鹅的第一人。

1月5日,徐正炎像往常一样,驱车来到颜单镇楼港村拍摄。在一片藕田深处,一群长着长长的脖颈和纯白羽毛的大鸟引起了他的注意。有着多年拍鸟经验的徐正炎,感到这些大鸟不同于一般的鸟儿。于是,他便找到这片藕田的主人单加健,了解这些鸟儿情况。

单加健是这片藕田的承包户。“前两年,我家的藕田也有这些大鸟,仅有三到五只,也不知道它们叫什么名字。”单加健介绍,这个冬天,它们又飞了回来,但与往年有所不同,今年一下子飞来好多,一群一群的,真的从未见过。

听了单加健的介绍,徐正炎心里一阵欣喜,感觉这些大鸟可能是来自北方的大型候鸟。

于是,他在这里一直守到天晚,尽可能拍到这群大鸟游弋、嬉戏、觅食、飞翔等详细细节。

晚上,徐正炎将白天拍摄的照片全部下载到电脑中,认真细看,精心挑选出20多张照片,与自己收藏的《中国动物图谱·鸟类》一书上的图片进行比对,还将照片发给同行鉴别。经过与多位同行交流,得知这群大鸟就是小天鹅时,徐正炎兴奋得几乎一夜未睡着觉。

第二天一大早,徐正炎再次来到楼港村拍摄。在这片藕田里,小天鹅比昨天又多了一些。细心的徐正炎一只只数起来,竟然达到了200余只。这些小天鹅时而觅食嬉戏,时而静卧水面,时而凌波踏水,时而展翅飞翔,时而引吭高歌……为冬日的乡村增添了一抹灵动与生机。

时隔三天,徐正炎又在建阳镇东尤村一藕田里拍摄,这里的小天鹅比楼港村还多。据这里的种植户介绍,入冬以来,这里的小天鹅一天比一天多。后来,最多达到1400余只。

徐正炎将这个新发现告诉摄影朋友,并精挑细选一些小天鹅照片,将它们上传到社交平台上。这些照片很快蹿红网络,招来扛着“长枪短炮”的摄影爱好者蹲点拍摄,还吸引了大批市民和游客前来观赏。因为“美丽仙子”小天鹅的到来,让昔日偏僻沉寂的村子迅速火了起来,成为冬日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随着小天鹅在建湖栖息越冬的持续走红,各路媒体接踵而至,深入小天鹅栖息地采访拍摄。中央电视台先后四次报道建湖小天鹅越冬情况,新华社以《遇见冬日浪漫“天鹅湖”》为题报道建湖迎来大批小天鹅栖息的盛况。新华日报、江苏卫视等主流媒体也纷纷采访,多次进行报道。

一场公益小天鹅摄影展

举办一场个人鸟儿专题摄影作品展,是徐正炎多年来的心愿。今年年初,这群小天鹅飞临建湖,更增添了徐正炎举办个人摄影作品展的信心。

这期间,徐正炎与小天鹅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跟踪拍摄这群迁徙小天鹅的过程中,放弃前往上海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克服冬日天气寒冷、小天鹅行踪不定等困难,两个月时间30余次深入小天鹅栖息现场拍摄,共拍摄近万张小天鹅珍贵照片。

惊蛰前后,这群小天鹅陆续离开建湖、迁徙北归。迁徙前,小天鹅是建湖市民的骄傲;北归后,小天鹅是建湖市民的牵挂。为延续大家对小天鹅的热爱,让更多的人了解大自然,徐正炎决定举办个人小天鹅主题摄影作品展。他的想法得到了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旅局、县文联的大力支持,建湖美术馆专门辟出500余平方米的展厅,举办徐正炎小天鹅主题摄影作品展。

徐正炎精心筹备,一个月时间内,从近万张照片中精选出100多幅小天鹅精美照片,对这些作品进行分类汇总,共形成“江淮绿心”“美丽天使”“湖光鹅影”“幸福之家”“和谐家园”“北归迁徙”等6个部分,多角度、多层次反映小天鹅在建湖越冬栖息情况,充分展示人与小天鹅和谐共处的生态画卷。在今年4月初开展“爱鸟周”活动之际,徐正炎小天鹅主题摄影作品展在建湖美术馆成功举行,吸引了全县摄影爱好者、爱鸟人士,以及众多市民和中小学生前来观展。

“生态好不好,鸟儿最知道。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坚持拍摄鸟类题材,发现越来越多的珍稀鸟类在建湖落脚。今年超过1400只小天鹅来这里栖息越冬,这是县委、县政府全面建设江淮绿心的生动注脚,也是建湖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一个缩影。”徐正炎表示,在“爱鸟周”期间,举办小天鹅主题摄影作品展,将进一步宣传普及爱鸟护鸟知识,一起守护“蓝天精灵”。今后,他会继续拍摄鸟类题材,用镜头记录更多鸟类的精彩瞬间,宣传建湖的生态之美,在全社会共同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氛围。夏海

打印 关闭